正值清明长假,大九华门前庙前镇大型的外迁宗亲返乡祭祖活动之后,一场500人同时进行的乡村露天宴席正在等待开场。
500人就餐的场地选在两个临近的村民家的大院内。大院内清空了所有的杂物,摆上了统一的圆桌和凳子,一次性碗筷全部就绪。酒水、饮料一样也不能少,两家临时在院内搭起了锅灶,两家厨房分工,将一桌宴席的菜谱按照荤素搭配,做法难易,平均分成两份,邀请村里手艺好的厨娘掌勺,大菜,荤菜都是巧妇们准备了好几天的,临时搭建的灶台上,荤菜已经装盘,整齐排列,几个妇女们一直在忙碌着炒菜,年富力强的庄稼汉们摇身一变,都成了今天宴席的传菜员,等候待命。
接近饭点的时候,乡亲们祭祖归来,三三两两陆续走进大院落座,等待宴席开始。四月,春正盛,晌午的阳光如同顽皮的孩童骤然使起了性子,愈发烈了起来。先来的乡亲们占据了几张为数不多的背阴的桌子在闲聊,后来的乡亲们不惧阳光,纷纷亮出了自己的遮阳招数:各种帽子自然成了宝贝;连帽的衣服这个时候都派上了用场,落座顺手拉起了衣服后面的帽子;少了帽子的乡亲们索性脱下外套,直接搭在头上,只露出双眼,好躲过正强的阳光;爱漂亮的女孩子撑起遮阳伞抵挡烈日;更有熟络的乡亲们打着小孩的主意,软磨硬泡,跟小孩换了座位,冠以雷锋头衔,小孩欣然换座,也乐得一阵欢喜。整个宴席现场随着不断聚集的乡亲们,愈发人声鼎沸起来。
500人同时就餐,按照一桌10人,每道菜要准备50份,虽然是村里露天的桌餐,但是村民们讲究食材的新鲜,用料的考究。酒席上的菜都是大盘大碗,不见城中饭店碟盘的精致摆放,由着性子高高地堆着尖,这是乡亲们待客热情的高度。开口的老骨海带汤汤色清冽不温不火,把乡亲们胃口打开;夹杂着柴火香和猪肉香味的粉蒸肉,传菜的师傅还没有放稳,离家归来的游子就忍不住瞅准一块夹肥带瘦的一块,很满足地放进嘴里;红烧肉是必上的一道菜,块大油亮,肥而不腻,转眼一盘见底;圆子是纯手工剁成的肉馅,经过油锅轻炸,然后过汤,喷香扑鼻,个大有韧劲;一把地里摘的青菜,不放任何佐料,只是大火猛炒,点盐起锅盛盘,绿油油的劲仿佛还在,鲜嫩清香,自然忍不住多吃几口;自家做的带着锅烟味的豆制品配上青椒,想起小时候的我,这是一道天天吃,天天不厌,扒在锅檐边,趁妈妈不注意,伸手去锅里钳住塞进嘴里,如今,依旧是这样的味道。阳光下的盛宴,不比饭店的讲究,却本真豪放,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饕餮的不仅是美食,还有这浓浓的乡情。
阳光下的宴席,似乎被这正午的阳光升了温,现场热闹非凡,传菜的汉子们一边在桌子之间来回穿梭一边吆喝着乡亲们搭把手,帮忙接菜。整个宴席场地因为占了两家的院落,一墙之隔,二传手,三传手,扒在墙头上等待传菜上菜,省了跑路,加快了传菜的速度。因为是固定的圆桌,一道菜上来,很自然在每一桌最长者或者是最小的孩子面前,长辈们象征性地夹了一筷子,就将盘菜推到圆桌最合适的位置,兼顾每一位用餐的乡邻,机灵的小孩们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适时移动盘菜,礼貌地招呼来客尝尝熟悉的家乡菜尽显村里人淳朴有礼的礼仪之风。乡亲们大声地打着招呼,隔着桌子行酒令,远道而来的大都市的故乡人也被这气氛感染,不再软侬细语,撸起袖子,大口喝酒,大声说笑,说着城里的新鲜事和打拼的不易,听着乡亲们说着往事,回忆过往,感叹现在的变化。
无论走过多少风景,家乡永远是此生看不够的风景;无论品尝过多少山珍海味,最有味的还是家乡的大碗菜,映在脑海里,魂牵在梦里,深藏在我们的味蕾中,对家乡的情怀在这菜肴里,在这酒香中,在这阳光的盛宴之下,明媚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