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飞机上,今天从南到北,时间也更长一些。迷迷糊糊地睡了会,再看了会书,但常常走神,最近很多工作的事情夹杂在一起,确实有些焦虑。
这一年,我越来越懂得“团队”的意义,以及什么是“组织战斗”,这些很难从书本和商学院的课堂中习得。其中的每一份经验、每一段成长,背后都有许多反复思考的问题和值得记录的故事。
深入细节,脚踏实地。作为一名管理者,我首先要完成自己的人事管理职责,同时也需要做这样的工作——团队目标的设定、项目团队路线图的细化、跟踪任务的实际完成度等。如果我对最后一项——跟踪任务的实际完成度不多加注意的话,那么这项内容很难产生成效,但同时又消耗了我们日常工作的大量时间。
识别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每天都会有,我们时常陷入“困局”。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问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问题的态度。我和团队分享,也常常“教育”自己:我们不要只提出问题,要提出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但似乎很少人提出哪怕是最简单的想法。而一旦我们变得勤于思考,我们就能高效很多。反之,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看成零件,随波逐流而不主动采取行动,那么我们的未来将由我们所在的体系来决定,而不是由我们自己。
追求结果,保持尊重。管理是一门软科学,有一定模糊地带,但我认为它有一个总体原则,就是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决策上既不可能有事事与人商量的管理民主,也不应有一个人说了算的“一言堂”;工作中既要有对结果的强烈追求,又要保持对个人和团队的足够尊重,勿忘初心。职位越高,更要谦虚有礼,谨言慎行,懂得顺势而为。
判断大势,找对节奏。找到节奏非常关键,而保持节奏需要自律和专注,同时纵使有自己的节奏,有策略地调整节奏来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也非常重要。判断大势,是管理素养最大的表现。对大势的判断,决定了在关键节点上是进还是退,是高调还是低调,这一点尤为不易。像水一样,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态度,它能让我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事情。
如何能让自己的智慧增长一点?怎么才能抛开自己的知识结构、固有思维,更好地、更客观地、更有常识地做判断呢?多读历史,多与有智慧的人讨论,多听取更对人的意见。读书、行路、学徒、做事,无外乎这四条道路。
几天前冬至,我在深圳和清华的同学们一起度过了这个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点,白昼最短,这一天之后,四季轮转。寒冬之后,必是春暖花开,春节也悄然在望。大家聚在一起,开心汤、宽心粥、真心酒,还有幸福的饺子好味道。愿冬日所盼,终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