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词,但什么才是“做自己”?
在搞清楚什么是“做自己”之前,我们可能要先知道什么不是“做自己”。
今天的文章,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三个常见的关于“做自己”的误会。
误会一:做自己=“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
在说到“做自己”时,不能不提到另一个现在经常被提到的词:讨好型人格。
一种习惯为了他人需要牺牲自我需要的状态。
压抑自己的需要,肯定不舒服的。
时间久了,一个人厌倦了这种对自我的压抑,开始意识到这种状态是有问题的。
“做自己”,是讨好者们的一种自我宣示。
这意味着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边界,从一味关注别人的需要,转而开始关注自己的需要。
但其实,真正的“做自己”并不是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有时,一定程度的“讨好”甚至能让人们更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我。
比如有研究就发现,当人们为关系亲近的人做出行为改变和调整时,获得了真实自我的体验。
什么才是“做自己”:发自内心地满足别人,也是一种“做自己”。
判断回应外界需求的行为是“做自己”还是“讨好”,关键还是要回到内心的意愿。
误会二:做自己=“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偏不做”
另一种对“做自己”的误解是:认为“做自己”就是叛逆、反抗,你让我做什么,我偏不,我就要跟你对着干,这样才酷,是做自己。
但这样的“做自己”,很可能会变成“为了反抗而反抗”,反而偏离了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标。
一个人能够做自己认为是对的、好的事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生活,不违心,这是“做自己”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但一个人的价值观跟外界不一定总是一致的。
当外界的标准跟你内心的标准发生冲突时,一个拥有真实自我的人倾向于坚持自己:“即使别人批评或拒绝我这样做, 我也努力以一种符合我个人价值观的方式行事” 。
这样的叛逆不仅不能让我们更自由,还会体验到更多的挫败感。
因为当我们叛逆时,我们并不是基于自己真正相信的价值和信念做出行动;相反,我们的行动仍然是基于我们反对的那个标准展开的。
它反而会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需要。
什么是做自己?“有稳定的内心秩序。”
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管跟你要求的是否一样,我都不会因为你改变它。
误会三:做自己=“谁也不靠”
还有人把“做自己”理解为“只靠自己”,觉得做自己就不能依赖别人
独立自主当然没有错,但一个人要真正地“做自己”,不能没有“别人”。
“做自己”,其实也需要他人的帮助。
“自我验证理论”认为:人一旦有了关于自己的想法,就会想要从别人那里验证这些想法,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一致时,人们就会感到真实。
有趣的是,哪怕这种看法是消极的,只要它跟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一致,也能让一个人感到真实。
做自己,不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更像是一片彼此支持的树林。在这种支持性的环境中,“真实自我”才能舒展地生长。
给自己挑选合适的环境,也是“做自己”的重要部分。
我们常常把“做自己”作为一个口号,但其实真正的“做自己”,意味着一种成熟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既能跟他人有清晰的边界,又能保持一定的弹性;
不急着反抗,而是始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温和地坚持;
既独立,也懂得寻找滋养自己的环境,更舒展地“做自己”。
很难,但非常值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