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封致全体学生家长的信——《请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悲剧重演》,撕开了为人父母的伤口。
这封信是厦门外国语学校,一名初二学生家长写的。
因为最近一直在家里上网课,学校要求孩子写保证书,虽然孩子非常反感极不愿意,但因担心学校问责,家长就不断强迫孩子写。
最后,孩子跳楼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事发之前,各科老师都会在群里或私发家长,说孩子上课迟到旷课,作业不按时完成,要他们好好管教孩子。甚至有的老师在群里说“有什么脸面,滚出群去”的攻击性语言。来着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让孩子选择了轻生……
教育部在疫情期间说“停课不停学”时,讲到上网课不做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同时也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不增加孩子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国家的三番五令在贯彻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变本加厉。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有一个可怕的预言——假如我们的教育体系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是压力继续升级,那么被当作工具的孩子们会以他们的生命抗争。最后孩子们的自杀率会高到让整个社会恐惧,那时的人们才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逻辑。
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在拷问父母们的灵魂:你倾其所有来培养的孩子,想清楚希望他将来成为怎样的人了吗?
01 如果可以再次选择,我只要他健康就好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富有而优秀的家长,非常希望儿子争气,所以给孩子很大的压力。
可是不久前,20多岁的孩子竟然查出患有癌症。她顿时崩溃掉,一下子觉得富有和优秀都没有了任何意义,怪自己这么多年给孩子太多压力。
她说,如果一开始没给孩子压力多好,那样他就不会那么压抑,也许就不会患上癌症。如果能再次选择,哪怕孩子很平庸,但只要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就好。
多么痛地领悟!
当孩子呱呱坠地时,看着肉嘟嘟粉嫩嫩的婴儿,我们无条件地爱他们,发自内心的觉得,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地长大就好。
但随着孩子上小学,我们的爱慢慢就有了条件。和孩子的沟通,没有以前的温柔耐心,更多的注意力都在学习、成绩和各种课外班上,慢慢忽视孩子的内心。
我们拼尽全力,自己省吃俭用,给孩子我们认为最好的东西,就是希望孩子变得优秀,以后有出息。
然而,相对于生命,优秀变得一文不值。
在《请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悲剧重演》这封信中,这个家长做了深刻地3点反思。
1、 教育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人一旦没了,我们还要教育有何意义?
所以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人格培养,加强意志和毅力锻练,重视生命德育教育,爱惜生命。做坚强的人、做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是成才的前提。
2、一定要把未成年孩子看护在自己视线范围内,包括心理视线,这是每个监护人应承担的责任,我就疏忽了,没有做到这点。
我儿子平时很乖,一切正常,就是学习差了些,所以我们不知道。但他这次的行为表明,他心理是挣扎的、承受巨大压力的,但这些竟然都没有看出倪端来。
所以多陪孩子、有效沟通非常重要。好的要鼓励,不好的要引导,有情绪要让其发泄,父母应该成为孩子们吐槽的那个“垃圾桶”,成为孩子们信任的良师与益友。
3、要理性判断事物的界限,如果有可能越界,请马上撤回甚至放弃。
儿子这次悲剧,本可以避免的,但我们失去应有的判断力。孩子已经强烈抗拒写保证书,必定是有原因的,但我因为过度担心学校问责失去了判断,如果第三次催促时我及时放弃,儿子没有写成保证书,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
正如武志红说的:“当孩子生重病后,无论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父母的意愿一下子又跌回原处——希望他健康快乐就好。”
可是,多么希望这样的领悟,父母们不要等到无法挽回的时候才有啊!
02 3个层级的快乐,父母只给了孩子最低等级
面对教育,父母和老师似乎都有一个成见:孩子要么在巨大压力下成为卓越人才,要么终日无所事事成为庸才。
这种非此即彼的观念,让很多父母非常焦虑,深怕孩子落后他人,于是把所有焦虑和压力都压在孩子身上。
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在《改变,从心开始》一书中讲到,快乐有三个层次,分别是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
武志红说,我们社会体系的教育,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教育,其实都停留在竞争式的快乐里。也就是,一定是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
比如一个孩子觉得自己考上了他心目中不错的重点大学,但他的同学有人考上了清华北大,他一下子就不快乐了。
这种竞争式的快乐,会让我们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当中。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总有人比你强,如果一直活在比较里,那么你只会痛苦。
第二层是条件式的快乐,它除掉了竞争的成分,就是你有一个条件,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后就会快乐。
比如,只要明天不下雨,你就可以如约去踏青。明天果然不下雨,你就会很快乐。
又比如,你希望挣到多少钱就可以实现经济上的自由,当你实现愿望后你就很快乐,而不会沉浸在“比尔盖茨比我有钱”的痛苦当中。
第三层是无条件的快乐,但它并不容易活出。
马丁纳说,处于这一层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觉到快乐与祥和。这是很美的状态,但是很难有人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如此丰厚的馈赠。
想要获得这种快乐,我们需要自己去学习。
在快乐的三个层级当中,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只是最低层次的快乐,而我们应试教育的核心逻辑就是在追求竞争式的快乐。
面对这种局面,有的家长可能乐在其中,有的则是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但无论如何,孩子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爱哭爱笑、可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人,而非学习的机器。
03 “只要孩子活得快乐,比一切都重要”
李玫瑾教授说:“对于孩子的未来,就算考不上名牌大学也没事,只要孩子活得快乐,比一切都重要。”
前面那个富而优秀的家长,因为孩子得了癌症才发现,之前努力追求的优秀都毫无意义,她宁愿在健康和优秀之间让孩子选择健康。但其实,这并非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
正如武志红所说,当你一刚开始就是选择保护孩子,免于目前教育体制的伤害,你就会发现,你收获的并非是一个平庸的孩子,而是他的才能得以巨大释放,并且孩子的生命一直处于快乐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郑日昌,就是这样的家长。
他有两个儿子,老大不爱学习,老二爱学习,但不管老大还是老二,都有老师时常找他,要他督促孩子学习。
他说:“我理解他们,因为他们有教学任务,所以我会对他们说,放心吧,我会督促孩子。但他们一走,我就把这事扔到脑后去了。干什么呀,孩子们够累了,再说督促只能好心办坏事,真要为孩子考虑,就要学会为孩子减压,而不是加压。”
后来,他的小儿子去了美国留学并留在美国工作,而大儿子只有高中文凭,但“他挣钱比我多多了,最重要的是,他活得很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身为父母,短期内我们不可能指望老师和教育体系发生改变。正如《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写道,教育部门官员需要政绩,而政绩评判标准来自于升学率。
这样,升学率直接就传递到校长身上,然后层层向下传递到各级组长、班主任和各科老师,最后传递到孩子这里。
这样的教育,绝非是为了孩子!
所以,家长要有勇气和智慧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打破这个绞杀孩子的链条。告诉孩子:孩子,从现在开始,请享受生命,而不必非得等考上大学才开始。
最后,借《用奇葩说》辩手陈铭的一段话来结尾:“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他一方花园,给他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end
慕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讲师,育儿路上走过弯路的妈妈,深感“父母成长,孩子才能改变”。致力于家庭教育,希望在育儿育己的道路上,与您一同成长!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