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魏将邓艾的大军偷渡阴平成功,继而进攻成都。蜀后主刘禅闻风丧胆,遂降,建国四十二年的蜀汉帝国就此灭亡,三足鼎立的局面也画上了句号。许多人开始反思为什么拥有“地利”“人和”的蜀国,会默然消亡?
人们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根本原因是蜀国国力不如魏国,而诸葛亮、姜维却常年北伐,导致国困民贫。这种不自量力的行为最终导致蜀国的灭亡。当时蜀国的光禄大夫谯周多次反对战事,并写“仇国论”力阻北伐。南宋史学家胡三省则评价二人:“屡败而不止,为亡蜀张本”
许多人都支持这种观点,但事实真是这样的吗?当然不!相反,正是因为诸葛武侯和大将军姜维的战不旋踵。才使得蜀国能够得以存活的更久。蜀国地处偏僻的川渝,经济落后,而统治中原的魏国领土是蜀国的三倍,人口更是蜀国的四倍。即使蜀国不主动去北伐,魏国也会发兵西征。那时候蜀国的损失会更大。即使魏国不发兵入蜀,也可以依靠强大的国力耗死蜀国。诸葛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以“时间换空间”让魏国来不及进攻,只能被动防守。所以说诸葛亮师徒二人穷兵黩武拖垮了蜀国,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当刘备在白帝城闭上双眼的时候,诸葛亮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曹丕篡权,终结了汉朝四百年的江山,而蜀汉继承大统是汉朝的延续,与曹魏有灭国亡家之恨,正如后出师表中所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如果诸葛亮不出祁山,只与刘禅偏安一隅,誓问,如何对得起刘备临终的托孤,如何对得起大汉二十四代先帝?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而是史官的紫阳书法,他们可以将一位英雄人物贬得一无是处,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依然免不了世人的评头论足。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900年后的大宋靖康年间,金国灭亡了北宋。康王赵构带着遗老遗少躲到临安,建立了南宋。他的处境与诸葛亮非常相似,北方都面临大敌,只能依靠地利苟且偷安。赵构知道两国实力的差距,所以选择妥协。然后被后人骂成“无能之辈”和“懦夫”而诸葛亮为了收复失地,英勇抗击曹魏,又被后人骂成“不自量力”和“匹夫之勇”那请问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呢?
两篇《出师表》将诸葛亮的内心想法完全阐述出来,表明了自己的一片忠心。但是学者说,诸葛亮希望刘禅提拔自己推荐的官员,这些事情不是一个臣子该决定的。有僭越之嫌。也许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没有深入的去思考。所以他们就不明白诸葛亮的一番苦心。当时的蜀国刚刚经历夷陵惨败,许多优秀的将领能吏撒手人寰,而年幼的后主刘禅性格懦弱,不敢与魏、吴抗争,而诸葛亮则告诉刘禅和蜀国的百姓,蜀国还有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这样的人才,我们还有与魏国斗争的资本,不需要担忧。正是这篇出师表,挽救了人心惶惶、摇摇欲坠的蜀国。
诸葛亮挥舞着“克复中原”的旗帜,六出祁山,讨伐曹魏,此时五虎大将皆已亡故,早已经不是十年前那只所向披靡的蜀军。而他面对的魏国依然是人才济济。但是他没有选择,他只能率领一支偏师去与强大的魏国周旋到底。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至今让人钦佩。但无数次的失败和无功而返,即使是诸葛亮这样的盖世英雄也疲倦了,于是他在后出师表中的结尾写下了这段话“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赌也。”可以看出,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对北伐失去了信心。但是他没有认命,在自己病危的时候依然在前线指挥兵马。
一阵秋风吹过五丈原,诸葛武侯放下了手中的羽毛扇。他光辉的一生走到了尽头。临终之时他把意志传给了姜维。就像当年刘备传给他那样。姜维也没有辜负厚望,接过旗帜,继续与魏国和命运抗争。最后,诸葛亮在蜀军和百姓的哭泣中离开了人间,天空中照亮着蜀国一方国土的那盏孔明灯,灭了,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