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第二卷已经阅毕,第三卷刚起个头,看到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对里面那群“幕友”的印象特别深。有不少朋友遇上问题,看得起我,来找过我商量,我知无不言、尽量帮忙的时候,好像扮演的就是这么个角色。我是绍兴人,当“师爷”大概是祖传的手艺,但是像现在喜柚这样戮力参与,却是从未有过的。其实说心里话,要问我有多大的把握把事情做得叫好又叫座,我也未必敢拍胸脯保证,可是总归要尽了人事以后才能听天命对不对?在我觉得自己尽力之前,恐怕不会安心。而且有时候我想说尽力了,看看老倪,又觉得我的“尽力”只能当自我安慰。还有那么多可能性等着我去验证,哪能轻言“尽力了”呢。
但好在我也有我的“幕友”。到今天为止,众筹时间算是过去了三分之一,我还有28篇日记要写。发兴粗略数了一下,在前面的14篇日记中已经提到了超过50位朋友的名字,还有许多团队伙伴和支持我们的朋友的名字是我没有写出,但是心里暗暗感激的,比如LZF君介绍的朋友S小姐。她很热心,帮忙打听了不少关于新媒体推广方面的事情。几趟听下来,我感觉这个圈子(跟许多互联网行业一样)水很深,鱼龙混杂,有一堆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希望随着时间的去伪存真,会优胜劣汰,让许多没有内容、目光短浅、胡乱商业化的账号消失。以前读到过一句话,越是急着要结果,越是没耐力坚持。运营新媒体应该是这样,做一次众筹也好,进行一次创业也罢,我想都是这样。
经历了这十几天,众筹的结果尚无定论,倒是有件事水落石出:我当初决定时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段时间的工作对我绝对是个无与伦比的锻炼机会,无论是知识、技术还是心理上。我们投资占股不多,严格来说,喜柚基本上算是“别人的”项目,我只是越俎代庖搭把手,不用太操心。可要是这样,那就不像我的处事风格了。记得有次替朋友耕耘了好几年的微信账号出主意,想出了一个用“限时闪购”积攒订单,然后由供应商定向收账发货的法子来规避直接引流数据不透明的问题。东西开卖,我比谁都积极,捧着手机一次次去查看阅读量和销售的成绩。可搞到最后销量一般(我自己也帮衬买了一件),我有点内疚,简直有种“误了别人”的感觉,想跟他们主动道个小歉又放不下面子,倒是人家做事漂亮,绝口不提,还请我吃了顿好的。不过有趣的还在后头:一周后,几个影响力颇大的公众号都尝试用了这招,也说不清楚跟前面的事儿有没有关系。
前天Q君给我留言,提到推广可以用腾讯的“广点通”,我看过记住了。今天午餐后很困(用广东人的话说叫“饭气攻心”),小憩片刻,朦胧中突然想起这事。翻身起来一查,是个基于QQ用户的广告系统,用CPC(cost per click,按点击收费)和程序化购买。我以前稍微涉猎过一些相关的领域,知道这东西要用得好颇不容易,接下来要排上日程抓紧研究研究。
今天是周日,老倪跟我说,他的经验是周日晚上8点左右大家会在网上比较活跃。果不其然,晚上又卖出去一台。明天他来绍兴,今天找我要了团队里大家的一些基本信息,年龄性别什么的,问他干嘛又不肯说,也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等明天揭晓吧!
(每日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