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秋的夜晚,大明宫内响起了美妙的丝竹之声,霎时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流动,湘娥涕泪洒满竹林,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只因宫廷乐师李凭正在弹奏箜篌。
唐朝诗人李贺用瑰丽浪漫的语言,描绘了乐师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巧,三界五行都被那美丽的乐声所感染,精妙的比喻勾勒出梦幻的音乐之境,在一千多年后也依然引人向往。
如果要选一种艺术形式给每个朝代命名,唐朝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之朝。唐玄宗李隆基的音乐才华影响着整个朝代的音乐水平,并漂洋过海影响了周边邻国。从莫高窟历代音乐洞窟的统计来看,唐朝的音乐洞窟数量更是其他各朝所能不能企及。
在李贺的诗歌中,那奏出了惊世妙音的箜篌,是我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汉代时从波斯传入中原,在唐朝时尤为风行,唐宪宗就是箜篌乐手李凭的超级粉丝。敦煌壁画中,箜篌是出现次数仅次于琵琶的乐器。
如今我们只能在一些古画、雕塑和壁画中还能看见箜篌的身影,国内竟然没有留存一件古代箜篌的实物。
可惜这种如梦似幻、风靡数百年的乐器在十四世纪后期已不再流行,以致失传。我们现代的箜篌是结合竖琴古筝并加以发展的新型乐器,与古时箜篌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所幸日本奈良正仓院还保留着两件古代箜篌的残缺品,一年一度的日本正仓院展目前正在奈良国立博物馆进行,其中一件漆槽箜篌,时隔13年再次向世人公开。
这件箜篌的槽与下方的颈、脚柱由梧桐木制成,正符合李贺的诗句“吴丝蜀桐张高秋”的描述,共鸣腔施涂黑漆,贴以鸟兽纹、彩色花纹和山岳纹样,从残品也能看出原本的装饰非常华丽。
日本在明治时期(1868-1912)根据这件残品仿造了一件华美的箜篌,我们也得以一窥当时唐宫舞乐的精致风貌。
根据日方的说法,箜篌的彩色部分所使用的颜料来自日本,这件箜篌很可能是在日本制作的乐器。
从波斯穿越群山传入中原的箜篌,是当时中原与西域文化融合交流的见证,又东渡大海影响日本,贯穿整个丝绸之路,千年以后,我们又从这个终点去追寻以往那些消失的足迹,在深秋之际不免给人以萧索惋惜之感。
除了箜篌,正仓院藏还有许多与唐朝有关的文物,国人认知度最高的非紫檀琵琶莫属。
五弦琵琶起源于印度(天竺),以五弦、直颈为特征。这件琵琶是日本圣武天皇(701-756,在位724-749)的爱物,采用了华丽的螺钿、玳瑁等装饰工艺,纹样繁复精细,整体又和谐融洽,光芒闪耀如初,实力演绎什么叫美到心醉。
由于采用了日本没有的工艺和原料,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被确定是从唐朝传到日本的宝物,很有可能就是唐玄宗送给圣武天皇的礼物。五弦琵琶是飞天壁画中的常客,可惜在宋朝就已经失传,正仓院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目前存世唯一的五弦琵琶,尤为珍贵。
前年的正仓院展还展出过一把紫檀木画槽琵琶,也是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在日本国内热极一时,也吸引不少国人打飞的前去参观,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心中共同的“网红”。
这把琵琶为四弦四柱的曲颈琵琶,背面的菱形四瓣花朵的装饰和奢侈品牌LV的风格颇为相似,可见我们的唐代的审美早已如此高级。
其实曲颈琵琶也是外来品,南北朝时期从波斯传入中国,《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
无论是箜篌还是五弦琵琶、曲颈琵琶,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乐器,而是不同文化交融的产物,并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在这些文物身上都没有明确的边界,因为各家精髓交融到一起,形成了现在的美丽模样。
如今这些宝物安静地躺在另一个国家的仓库或展厅,要说不可惜是假的,在惊叹它们的美丽之时,我们更不能忘记,千多年以前,它们作为强势文化输出的那种盛景,而今日之文化复兴,就靠每一个你我了呀。
展览信息
第69回正仓院展
时间:2017年10月28日-11月13日
地点:奈良国立博物馆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