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工作就是和下属比智慧
很多人当上了管理者,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对下属严厉一些,要求越严格越能体现自己的能力,殊不知管理者不是简单的发个命令或者指示就能管好下属的,管理者需要的是与下属比拼智慧。
在下达指令的时候首先要接受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下属,其次作为管理者总是会将尚未经过严谨考虑的想法、愿望当作指示或者命令传达给下属。但是如果自己都没有经过思考,然后摆出一副你是专家你负责的态度,下属自然不会好好接受你的指令,一旦他们说出一些无法执行的理由,而管理者自己又没有任何解决方案或者思考方向能给出引导,最后只能摆出一副上级态度强制要求员下属去执行,其结果我们可想而知是会失败的。(很多管理者会将失败怪罪在下属身上,但是从来也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指令是否经过思考)
管理者不是全知全能的,自然不会知道全部的事情,那么避免不了会犯错误,既然如此那就说明你与下属比拼智慧的斗争中失败了,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爽快的承认,并通过这样来建立你与他们的信任,在尊重对方的同时让他们产生对你的尊重。这样下属们才会真心实意的服从你的指挥,协助你一起成功。
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和下属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与他们同甘共苦,并真诚的给出自己的建议和自己认为可行的思路,而不是冷冰冰的一道必须完成的命令。一旦下属们获得了成功,管理者就需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你的职责。
管理者不好当的另外一个难题就是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智慧上不停的进步,尤其是要学会面对不同的下属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毕竟每个人的性格都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的理解也不同。
作为领导应该尽量不要用强制的方式要求下属工作,但是一旦他们接受了指令,我们就必须对此负责到底,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支持,而不是坐等着他们拿出成果来。大野耐一是个强硬的人,在最初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时候,他也曾经说过:“不服从命令的人到其他部门工作”的话,不过他却由衷的感谢那些留下来帮助他一起实现丰田生产方式的人,因为绝大多数想法都是出于他们,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尽力的给予回报,不然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员工。
元子注:好管理者的第一特质就是没有架子,把自己放在与员工平等的位置。其次好管理者会用心的思考过自己的每一个指令、要求、任务、决策,绝不简单的将责任甩给员工。最后好管理者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在与员工的比拼智慧的时候能够作为引导者,但是如果确实输了比拼,亦能爽快的承认。
第二十六章 没有主管的事务现场(间接部门)
“现场主义”里将直接生产领域的现场定义为“生产现场”,而事务性间接领域(包括销售、财务、行政等不直接参与产品增值过程的部门)定义为“事务现场”。而丰田所谓的现地现物最关键的就是要前往现场参与其中。
事务现场的管理无法做到像生产现场那样精确和透明,这导致了管理者们的工作效果很难被衡量。而且他们都缺乏“主管”的头脑和智慧——懂得怎样指导下属工作。
作为一个主管,需要的不仅仅是解决专业问题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指导工作的能力,他们必须教导下属们用正确的方式工作,但是很多管理者却认为间接领域里的员工本身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对于工作都是完全胜任的。以至于他们仅仅“管理”着结果,却从来不在乎下属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实现。
在生产现场也有很多标准化要求,如果仅仅是关注生产率的提高,就要员工们用更加迅速的动作来完成任务,结果管理者通过提高的产量来炫耀自己的成就,但是员工们却会想尽办法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工作。这样做始终没能在完成整个工作层面上来提高效率,最后自然是不好的。这就是典型的“管理”结果,而忽略“监督”工作。
一个负有监督工作职责的主管,往往不仅要熟悉具体的业务流程,还需要能够熟悉每一个下属的情况,能够做到知人善用。他们也许不是最棒的业务人员,但是他们却能够轻松的带领自己的团队达成想要的目标。
作为事务现场的“主管”必须具备超越前任的野心,否则如果仅仅是工资变得比以前更高了,而做的事情却比升职前更加简单了。这样的管理者怎么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
元子注:冠军不一定是好教练,不会指导怎么带领下属,不会思考怎么与下属比拼智慧。
以上所有文字均属于个人原创和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另外所有的理解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探讨。如果觉的本公众号有价值请关注并帮忙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