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我也实践过其中的几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方面甚至相互矛盾。GTD中说优先做小事,如果一件事2分钟之内就能完成,那么立刻完成它、但史蒂夫柯维却说“要事优先”,优先完成对你工作和生活重要的事;有人说应该先做重要且紧急的事、彼得德鲁克却提出先做“第二象限”的事,那些能真正左右你成长的事。这么多的理论中,我们到底应该听哪一派的?最近就有数学家在研究这方面的理论,试图从数学算法上找到时间管理的最优解。
1. 紧急
1) 如果每件事都有截止日期,那么按照截止时间的先后安排任务,这就是“最近截止日期法”。
2) 如果想按时完成的任务越多越好,那么先放弃占用时间最多的任务,这就是“摩尔算法”。
2. 小事和要事
1) 如果没有截止日期,那就“小事优先”:优先完成时间短的任务,因为心头一直有任务压着,每完成一个小任务都能减轻心理负担。
2) 要事的量化方法:任务密度,任务密度=重要程度/完成时间,优先完成任务密度高的事,这就是“加权最短处理时间法”。
3. 没有万全之策
如果你所面临的多个任务既有轻重,又有缓急的区别,在算法上你应该先处理哪个任务呢?科学家说这个问题…无解。
4.结论
与我们的感觉相符,没有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是万能的,可以包治百病。时间管理其实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我们学习它,目的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的心理。这就好像佛教中“超度”一样,超度的不是死人,而是活人。
数学算法只是一种工具,它不能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