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周邦彦的这首“满庭芳”,是格律派词作的经典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自古写景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上千年来,这些经典之作至今依然动人心扉、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令人神往。常清君特从中华古诗词曲中,摘取其中精华佳作,与大家共同赏析品味。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之所以说他既是文学家,又是音乐家,是有可靠史实和作品为证的。
文学音乐皆有成
先说文学方面,他的词形象丰满,语言秾丽,精雕细琢,尤善铺叙。其用语巧妙自然,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格律谨严,开启了格律词派的先河。他的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近人王国维称其为“词中老杜”。
再说音乐方面,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了“六丑”等不少新词牌。宋徽宗时成为新设立的大晟府的音乐总管(相当于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专门负责谱制词曲。他所统领乐班的名字(亦称“堂名”)叫“顾曲”,即用三国时周瑜“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可见其对音乐造诣的自信。
这样一位跨领域多才多艺的人物,在现代就有本领同时担当文学教授和音乐教授。据史籍记载,宋代当时的歌女,皆以能演唱周邦彦所作之词而自增身价。
一首词作传千古
虎年夏季已至,常清君就和大家一起来赏析周邦彦的这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词作《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按惯例常清君先解释一下其中字词: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满庭霜”、“话桐乡”、“满庭花”等,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溧(lì)水:今江苏省南京市市辖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处苏(江苏)皖(安徽)两省、宁(南京)镇(镇江)马(马鞍山)三市交界处。
无想山:当地一座山的名字。
风老莺雏:幼莺在暖风里长大。
雨肥梅子:梅子(亦称青梅、酸梅)受雨水滋润而逐渐成熟。
午阴:中午时分,阳光照射下的树荫。
嘉树:树的美称。
地卑:地势低洼。
炉烟:南方黄梅季节多潮湿,衣服容易发霉,故用炉香烘熏衣服,以除潮气。
乌鸢(yuān):即乌鸦。
溅溅(jiàn):流水声。
社燕:燕子在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故称社燕。春社和秋社是古代两个分别在春季和秋季的传统民俗节日。
翰海:指沙漠。
修椽(chuán):安在梁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长木条。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急管繁弦: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簟(diàn):竹席。
情景交融有深意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代元祐八年(1093)至绍圣三年(1096)间任溧水县令时所作。
词的上阕主要写景,即凭栏眺望之景。作者所看到的这些夏日之景,有在和暖的风中慢慢长大的黄莺鸟,有受雨水滋润而逐渐成熟的青梅果,还有在中午的阳光照射下清晰圆正的树荫,更有在静谧无声的悠闲环境中自在无忧的乌鸦,以及小桥外新涨湍流青绿的溪流。
但这些看似美丽的景色,却反而让作者想起了唐代被贬官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大诗人白居易。词中的“地卑山近”、“黄芦苦竹”等,化用了白居易那首著名的《琵琶行》中的“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词的下阕主要抒情,即漂泊愁闷之情。大意是说:年复一年,我就像春来秋去的燕子,在荒漠的远方漂泊,暂时寄身在人家的屋檐下。还是别再去过多考虑身外的功名,倒不如时时畅饮美酒。可我这憔悴的江南倦客,受不了宴会上那些喧闹的管弦声。最好是在演奏歌唱的台子旁边,预先安置好一副枕席,以便我一旦喝醉了,能随时就地躺卧睡觉。
其中的“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化用了唐代诗圣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中的“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诗句。
在常清君看来,整首词有景有情,有乐有愁,有新有旧,有寄思有回忆,有苦闷有洒脱,有明说有暗喻……各不相扰,而又相互衔接,不愧是格律词作中的经典佳作。
常清君云:凭栏眺望处,情景交融有深意。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