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这本书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把收纳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尹建莉老师挑选了典型案例进行回复,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案例来映照自己,更深入的学习。在生活中,家长会把慢点,小心点挂在嘴边,就是在不停的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的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所以说今天我们讲的标题就是慢点,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
尹老师:
你好,我的孩子今年四岁了,是一个男孩儿。昨天孩子奶奶过生日,我们带着孩子去吃生日宴席。吃饭期间,可能是孩子吃菜吃得有些急,不小心呛了一下,剧烈咳嗽起来。这时爷爷、奶奶、姑姑等人都停下筷子,赶快安慰孩子说,吃饭慢点啊,以后小心点。孩子听了突然发脾气,不吃饭了,大哭起来,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他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比如幼儿园每天搞各种小竞赛。给表现好的孩子发小红花,大部分孩子都能得一朵小红花。每次我儿子得到小红花,都会兴高采烈的告诉我,偶尔没有得就不主动跟我说。我问他,他也不愿意,就说不高兴。这种情况下,我也安慰孩子,没关系,明天咱再得小红花。不安慰还好,安慰了反而他更不开心了。可每次看他没得到小红花不快乐的样子,我还是忍不住安慰。但不管我怎么说,他都表现的更不开心。
我们很爱孩子,对他非常关心,总是体贴他的心理,但是他对父母的关爱好像总是不领情,甚至是反感,吓的我们现在遇到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请问老师,遇到孩子不开心,到底该怎么抚慰他的心呢?
尹老师:
你好,你的来信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个小怪癖。我特别不喜欢自己偶尔有点小闪失时,别人在旁边递上提醒和关怀,而喜欢这样的时刻,别人对我视而不见。比如平时走在路上或上下台阶时,打一个小趔趄,旁边相跟的人几乎都会马上说,小心注意点,有时喝水不小心呛了一下,旁边的人马上关切说,慢点喝,别着急。本来有点尴尬,也许别人这样说是为了表达关心,但这种关心并没有给我带来好的感觉,却增加了我的窘迫,让我更加尴尬,他们还不如什么也不说。也许我这种不领情不符合传统习惯,不符合大家遵循的礼貌规则。但我认为人际交往中的对错不是谁规定的,而是当事人感觉出来的。最高的礼貌是让对方舒服,而不是只顾自己做的符合习惯。假如我走路不小心摔了一下,甚至摔倒了,旁边相跟的人几乎不表示出一样,只是伸手拉我一下,观察我没事,简单帮我拍一下身上土,或什么也不做,等我整理好了,接着前面的话题继续边走边聊。假如我喝茶时不小心呛了,对方迅速递两张纸巾过来,暂且中断谈话,把目光移到窗外或疏散,或者和身边其他朋友继续闲聊的我的咳嗽、鼻涕、眼泪视而不见,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我们的习俗是过度表达关心,否则会被人认为是冷漠。但请诚实地想一想,当我们提醒别人慢点或小心时,是真的认为对方需要提醒,还是更多的为了表达我们在关心对方?难道一个人呛了一下还不懂得小心,还会呛第二口?上台阶绊了一下还会绊第二下?关心的潜台词,如果包含了对被关心者智商的贬低,怎么能让人愉快了?最高的礼貌和善意,不是一定要说点儿什么和做点什么,而是得体和有分寸,也让对方感觉有用或者舒服为原则。很多人却忘却了这一点,经常误把嘴上的客套当作关心,误把迎合当做礼貌,误把多余的指点当做帮助。这种习惯已深深的植入人们的意识,使人们根本无法识别他的虚假性。这种虚假性在成人与儿童中的关系中更普遍。
孩子吃饭撒了一点汤,走路摔了跤,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喝水呛了一下,或者鞋子穿反了,关门声音大了点,乃至于作业写错一道题,考试丢了几分。凡是一个孩子,生活中的内容几乎都伴随着慢点、注意点、小心点之类的提醒。
我甚至在海滩上看到三四岁的孩子踩沙子玩时,旁边父亲也不停地告诉孩子,慢点慢点,真不知道孩子该怎样做才是恰到好处,才是要求的慢点。虚假提醒不会真的帮助到孩子,只会给孩子添堵,因为孩子几乎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都是不完善的,开始都做不好说,家长把慢点小心点挂在嘴上,就是不停的在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的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而孩子天然的想行为得体,希望得到肯定,特别是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够好的时候,他内心是非常愧疚的。如果这时家长提醒他小心,他会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不得体,被别人注意到了,内心会很不自在,注意到的人越多,他越羞愧。
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你的孩子为什么会在大家的关心和安慰下反应异常了。孩子吃东西不小心呛了,其实只需要咳嗽一会儿就没事儿了,根本不需要大人大家关注,更不需要提醒。一会儿成年人只顾表达自己的关心,你一句我一句的,给孩子添多少堵,制造多少尴尬。那样的场合,可能有的人甚至担心,如果自己不说点儿什么,会显得不够意思。本质上是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优越感和得体性,却不能用同理心去体会一下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自己在一伙人面前丢了面子,显得很傻时,不发火又能怎样呢?他是在用这样的方式企图找回面子,索性你的孩子还敢于表达不满,如果是一个特别敏感内向的孩子,什么也不说,默默承受了这些憋屈才更可怜。
信中问了两件事,后面提到的是有关幼儿园小竞赛的事儿,你的安慰方式及孩子的反应,症结和前一个问题几乎完全一样,也是家长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向孩子过度表达关心,造成孩子尴尬,继而引发了孩子的不愉快情绪。所以解决思路也一样,无所谓的小事视而不见,不让孩子难为情。你什么都不说,以悦而豁达心态对待孩子,孩子会调整自己的。
多余的提醒和安慰,只是满足了家长,却给了孩子不信任和羞辱。我倡导的不管是最好的管,就是希望家长多向内用心,少向外用力,这是一种很细微的心理差异,希望你细细的体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