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众号写第一篇推文:
五年前,我偶然得到一件印着巴斯奎特(美国街头涂鸦艺术家,已卒)经典画作的t恤 。那可能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的一种自由得浪漫并且饱含深意的艺术表现。之后,我开始去了解他。他叫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m-Michel-Basquiat)二战后美国的涂鸦艺术家。但是,到今天,我遇到过的每一个人,没有一个跟我聊起巴斯奎特。
四年前,我开始接触一本杂志,叫《周末画报》。里面有,海量的我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我甚至从未想过,事物可以这样被思考,这样被创造。我认为,那两百本画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审美。
三年前,因为陈冠希的一部个人纪录片,我知道了vice这个平台。vice以极富创造力的表达传播着冷门但却前卫的事物,这有给我打开了好多扇大门。并且,vice的每一张推文封面,每一句文章标题,似乎都在使我变得更躁动,心里涌出的迫不及待推进我的思考,也提醒我要去实践。
一年前,我开通了个人公众号,名字叫做“睐”。
三个月前,我想重新认识王家卫,我用五块钱买了王家卫电影合集。这一次,我想了解王家卫的艺术表现形式。我开始了解杜可风、夏永康。甚至,想要模仿....
因为再没有人跟我聊起巴斯奎特,那么我就当“讲巴斯奎特的人”吧。
为什么我想当“讲巴斯奎特”的人?
讲“巴斯奎特”的人只是一种比喻,前面说了,我看到很多很好的东西,我看到很卓越的创造力,我想要去跟人分享。讲“巴斯奎特”的人只是个媒介,但是在没有人讲巴斯奎特,在好东西不能被普遍了解的时候,这个媒介就有了那么点意义。对,我只想把公众号做成个媒介。前几天看曹林的《面对人血馒头,你才明白新媒体需要向传统媒体转型》,我感触很多,叫好的同时,我也在焦虑,我也怕自己会有内容把关上的专业硬伤也怕自己会犯“眼球变现”的道德原罪。而我认为,新媒体向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办法是尽量老实地讲事实,而不是在脑洞大开地表达见解。学术的小山上已经很拥挤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的位置让人去插上自己的小红旗?
为什么叫“睐like”?
我想当“讲巴斯奎特”的人,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多多来看看这些具有非凡创造力的人事物,目来即为看,所以选了睐这个字,我看来,读者的最佳阅读状态是充满好奇的,而“睐”这个字古文里本就指“带着感情看,会心地看,喜欢地看”所以又有了“like”这个同音且意旨相通的英文单词。
说起我们这个小组织的成立,我可能得感谢两个遥远的男人:哥哥张国荣和导演王家卫。怎讲?
组织里有个“矮人小姐”。两个月前的一个下午我和矮人小姐在奶茶店里闲聊。矮人小姐是个很品的女子,讲起名牌来一个接一个,也讲得出品牌风格的所以然。后来,我们开始吐槽一些很普通的校园写真,也达成了个人写真应该个人化的观点。回宿舍,在门缝里我看到矮人小姐的柜门上贴了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的海报。我顿时觉得,拍风格化写真这事或许能实现。
组织里的郑奇迹和我的相遇也真是神奇。互相知道却互不认识的两个人有一天也聊起来了。某天郑奇迹找我拍写真,是要拍我?!我顿时觉得这个女孩肯定事出有奇因,所以,我打算找她线下聊天。结果 ,郑奇迹拍我没拍成,到是陪我拍了《芳华》《花样年华》两套再续电影场景写真。也不知道郑奇迹如今是何感想。
至于索居呢,应该是了解我比较多的人。去年开通的公众号,我跟她说了想法,虽然公众号已经改体了,可是索居还在。一直都在。
郑奇迹和索居都是哥哥迷。
Melody呢,可能因为一起在篮球队呆久了,我就是信任她。
还有梦茜 ,只因我看到了她的好奇,这是她的态度。
絮絮叨叨后打个广告吧:我们的公众号全名“睐like制片厂”。制片,制作图片,我们的定位是“制作与演播生动图像”。我们要做风格化的辨识度较高的图像。包括个人、多人写真,海报,以及明信片、写真集等周边产品。
类似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三个星期前,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同学穿着一件和我一模一样的印着巴斯奎特画作的t恤,我在想,他知道巴斯奎特吗?我想我要开始当讲“巴斯奎特”的人了。
“眼球变现”?我只想做件取悦自己的事。
最后,我想再次感谢我的朋友们:皮琪、LorryH、索居、矮人小姐、Melody、梦茜以及付出最多劳动的技术顾问郑奇迹。
我想和你们一起好好做事,就算这个事最后黄了,我们也会有第二件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