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了一篇文章,谈到18岁到25岁也许是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原因主要是对个人的探索和成长将成为这段时期的主旋律,但个人探索寻求方向的过程却是彷徨、焦虑、甚至伴有恐惧。
这样的过程在我看来,不一定始于18岁,也不一定终于25岁,但是在刚刚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那几年时光,大多数人将会迎来第一次个人探索所引发的痛症。在过程中,个人价值的评价和社会价值评价的冲突,个人需求和现实情况的不匹配,由此引发种种矛盾。
这种痛症所带来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发病原因也有所区别。我是这样“疾病”的患者,我的同学朋友们,也都是。
我的原因,来自于对自我能力的认知,来自于自我评价。我对自己得出的结论,是一位没有特别技能、专长的人,我没有意志力、没有胆量,我恐惧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无法适应社会从而在未来的日子里,过得穷困潦倒。我的男性朋友Z和C则表现出了对金钱的极大渴望和焦虑。Z的生活没有更多支撑,他渴望通过金钱来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更重要的是脱离父亲的束缚和长期以往的打压;C的焦虑原因,有两点:“进了社会,才发现原来你就只值这么一点钱。”“我想赚钱给女朋友买房,结婚。”昨日,和女孩Q聊天时,她也谈起对工作的焦虑,对感情的失落,对金钱的渴望。她说:“我太需要钱了,我想要去做的所有事都需要钱。” 一种焦虑的情绪,它悄无声息的蔓延,像是我们得了一场流行感冒
我的朋友,他们的家庭并不需要他们来负担。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焦虑和简单的生存压力有所区别,父辈留下了一定财产,不需要他们白手起家,却不足以让他们永远衣食无忧,也无法让他们随心所欲。踏上社会后,我这样的中产青年,感到焦虑、不安,我们渴望独立,无论是实现自我追求,还是摆脱家庭,甚至可能是急迫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但是,我们却又害怕在将来的几十年里,我们也无法实现自我,恐惧自己成为社会的输家;我们看到身边同龄人有的成为了人生赢家,于是我们也急迫渴望在还年轻的此时证明自己并拥有一切。
我很焦虑,和他们一样;我很焦虑,但至少我是一只想成精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