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理论内容均来自易仁永澄老师的自我管理系列课程之“做自己的CEO”。
课程具体介绍请详见:http://blog.hiddenwangcc.com/bemyceointro
辅助材料
学习《管理效果公式及精进应用》的辅助材料:
1、查询《管理思想史》的信息;为什么老大不建议一开口就德鲁克什么的,而是建议这本书?
作者:丹尼尔。A.雷恩,David ROSS boyd学院管理学荣誉退休教授,获得过梅里克基奖学金,被称为作为他这一代中最突出的管理史学家。是站在管理的历史发展与人类关系的理论高度来说管理。
2、管理效果公式在[《如何阅读一本书》](http://htrab
.com)的第二讲中有讲解
我从文中读出了什么
1、这个公式的高度和价值非常高,是老大9年的积累,是自我管理的核心基础。
2、CEO的课程就是围绕着这个公式来讲的。贯穿了三循环理论顶层的价值理论、中层的GROW模型、底层的PDCA等。这个公式贯穿了整个课程的学习。这个如果没有学明白,CEO的课就白上了。
3、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是澄清问题,从现状抽象出问题的概念来,这是为了直达本质,然后界定范围,这是为了防止问题泛化。
4、问题要分层分类,解决问题要看目的,而目的还要看来源,就是让目的和价值观保持一致性
5、目标要看是否与价值积累相关。这是为了保证目标不会偏离目的,让目标、目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6、学会更多的管理方法是让问题解决更高效的一个方式。选择太少也会是问题。
7、关注回顾不断调整是不可或缺的,是方案落地实施的保障,也是保持能量去解决问题的部分。
我的问题
1、问题如何分层,分类?
2、管理方法有哪些?
3、想知道我们的价值观和个人价值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4、怎么保证问题往上抽象,和往下界定范围是对的?也是要试错的对吗?
5、知道了目标,怎么确保方案的选择是更高效的呢,这时考虑的关键是什么?方案多可以选择是好,可要选精准,看什么?
全文说了什么
这篇问题说了什么?
这篇文章说了一个叫管理效果公式的万用公式,它是怎么来解决成长的所有问题的。如何从现实出发到解决问题实现成长的。
每一段都说了什么
1、
引言——说了管理效果公式非常重要
这个公式是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是精华,是可以推动期望通过自我管理实现成长的伙伴更好提升的。这个的公式老大给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是自我管理的本质,甚至说无法理解这个公式就无法掌握自我管理的相关理念和方法,学习的效果大幅度下降。
2、
一、自我管理的究竟为了什么?——说了自我管理就是为了个人价值积累的效能。
老大说了什么?找到本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分关注需求。
3、
二、那么,管理究竟是个啥?——管理是为了投入成本解决问题来获得当下和长远利益的一种方式。
老大提到了《管理思想史》,这是一本从历史发展与人类关系来谈管理的书。作者是一个对管理史非常有权威的人。从书中提出三点得到结论,管理是为了投入成本解决问题来获得当下和长远利益的一种方式。
Fm(管理的效果)=Qi P G Mi+E (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找准问题、明确目的、精准目标、精准手段、实时评估修正)
解读公式:
一个问题是否有效解决,取决于是否能够澄清这个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目的、要达成的目标、选择的方案的种类,同时还有持续的跟踪和反馈。
觉得CEO的课程就是围绕着这个公式来讲的。全部都是围绕着这几个因素来讲解的。先是找准问题,要找准问题就要会抓本质,站在价值线上去考虑事情,在问题的源头去解决问题(这里就会涉及到原理、本质、行为科学、价值的概念);然后明确目的,具有管理者思维,(这里就会涉及价值的分层,策略,规律等问题)会将目的转为为精准的目标(会涉及目标管理),然后根据具体的目标知道选择正确有效的手段(这里涉及目标的拆分),并实施(行动管理、情绪管理、问题管理)、抽取经验(知识管理)、再修正(就涉及复盘、平衡、pDCA、SDCA)的一个循环。这个公式是整个个人管理系统打通的关键。
管理是为了投入成本解决问题来获得当下和长远利益的一种方式。你认同吗?在你看来,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我看来老大的观点是:管理是用某个东西去换取现在或未来的某种利益,简言之就是用当下的价值去换取未来的价值。第一个价值是对别人来说的,第二价值是对自己来说的。
衡量管理效果是看是否有效果,问题是否能解决。这里的“问题”指的应该是你想交换但是目前还没有达成。好的管理就是更加经济高效的交换。就是为获得的利益而付出的成本更低。那么如果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先搞清楚“问题”本身,就是先界定清楚你想要得到的这个“利益"是什么样的,把想要的东西具体明确。
一个问题解决地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能够澄清这个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目的、要达成的目标、选择的方案的种类,同时还要持续的跟踪和反馈。
老大的意思是说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把问题澄清。而澄清一个问题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的、目标、方案、跟踪、反馈。找准问题、明确目的、精准目标、精准手段、实时评估、修正综合效果。
提问:他的说法正确吗?你有不同看法吗?有没有补充的?
答:把问题澄清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也是最关键的步骤,澄清问题是前面的1,还需要点解决方案和执行,这些就是后面的0。
老大举了几个例子表达了,病了乱吃药的现象。在《我有病你有药,我该吃吗?你该给吗?》的一文说阐述了为什么很多人会出现胡乱吃药的情况。也说明了策略的失败导致的最终的结果南辕北辙的原因。
4、
三、如何精进使用这个公式——
(一)进一步解读这些关键指标
Qi:既要找到问题的本质又要界定问题的范畴。因为问题只是在表层,没有找到本质,那肯定还有会有其他问题出来,导致各种幺蛾子状况发生。
这里老大的意思是说找本质的方法就是往上概括。那防止问题泛化的关键就在界定范围。
i表示分层,分类:问题怎么分类、分层,又有哪些分类和层次呢?
我认为问题之所以要分层,是因为价值有分层,而不同的价值阶段策略完全不同,因此问题需要先分层。分层的根本原因是价值积累是有层次的。因此往上拉升是因为成长规律导致价值层次不同,而详细澄清范围,是因为要让目标手段能更加精准。
p是目的,目的也分层(直接目的、偏重于意义的间接目的等);这个因素要注意的重点是目的的来源。老师这样说"找到个人成长模型中的目的,背后的线路就是目的来源。"
目的的分层和分类是怎样的?
插入个人成长模型的图
G是目标,目标的达成是渐进达成的。目标有效常用SMART(具体、可衡量、可达到、与其他目标有相关性、截止期限)原则。还记得上次课老师讲高效就是能量高、绩效高。绩效指标就是SMART。
这里老大强调了“R就是个人价值的相关性问题”,还说“你的目标是否和价值积累是相关的”这是高效人和低效人的本质区别。"你的目标是否和价值积累是相关的" 目标的阶段考虑价值是防止偏离原本的目的,是保证目的达成的风险机制。
Mi方案,是在明确了前提后确定,这个前提就是界定问题、目的、目标(Qi、P、G),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容易陷入乱吃药的状况;Mi的关键是多。方法不同才能结果不同。
E关注反馈,因为环境就是多变的,更重要的是问题悖论,当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必然出现至少2个以上的问题。使用E来帮助解决。这个的关键是心态,保持精进的思维方式,错了就接受,重新再来。
(二)以管理为核心打通各个模型
这点没有搞明白
(三)管理效果公式给出的成长策略
1、指出思考对于Qi来说至关重要。而Qi是最核心关键的。如何来进行问题的思考,使用概率提炼的能力,用一个词来概括问题。然后说清楚范围。
2、至少学一个基本的管理方法:分类、分层、分级。
管理方法常见的有哪些?
3、多掌握Mi.
知其然,也要之其所以然。初级阶段有效比有道理重要,到高级阶段就要不满足于有效性。而学东西从本质开始才能先慢后快。
4、问题是成长的基石
不内耗才有力气走更远。但是老大说成长也要以问题导向,有点疑惑,不是说如果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期待导向吗?期待导向不是比问题导向更解决本质吗?还是说期待导向和问题导向应该组合使用?
5、尽早学会管理者思维
管理者的一种典型思维方式就是调配资源达成目标,目标的背后是目的。“从现状推向目标的最优过程,就是管理效果公式解决的问题。”这话可以理解为现状是就是面对的问题,然后把问题澄清,往上抽象问题,找到本质,再往下界定范围,然后把问题分层(分层分类怎么分,有待学习),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然后考虑目的来源——价值观,让目的和价值观保持一致性,目的转化成目标,精准拆分,在目标的阶段要考虑价值,防止偏离目的,让目标和目的保持一致性,然后选择有效的方案,掌握的方法要多,才能有足够的选择权,更高概率的找到更匹配的方案。然后实施、关注与反馈,因为环境变化太快,这里要保证能量足够去实施,就要调整信念,了解问题悖论,做好心理准备,不内耗,保证每次的方案都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