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两倍薪水?——这是李笑来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
问题给了你,你先做了准备,再去接受了人家的思考
一开始没看人家的思考,我自己先思考了一下。我想一天工作时间还是那些时间,时间上去改变并不是最终的办法,做一件事在思维方式上的改变(说了这话,大概受了李笑来老师的影响,但又不具体,你明白什么是思维方式吗?你可不能随便从脑瓜里想出一个结论然后就想让别人去接受吧,你得解释清楚才行,不能凭借一种模糊的感觉,这种模糊的感觉呢接受了很多类似学习方法论的知识,自己没有消化而产生了模糊的感觉不知不觉说出来了,然后下一个没有说服力的结论。),才能至少做到两倍的工资。时间是不太容易控制的,控制我们的就是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微博、微信、直播、淘宝.....),对,我们的注意力被这些拿走了,控制了我们就控制了时间。(这些都是表面化的思想,也不是践行后的感悟,所以不值一提,没有给人启迪一些额外的思考)。以上就是自己的肤浅没有实践后的思考了。
问题给了你,什么也没做,直接接受了人家的思考
以上两种做法,践行过后的人会明白的,你会想,靠,果然是牛人,涨见识了,问题想得那么深入,想的层次都不一样,还看到了自己不足。
“提高效率(抽象词,每个人理解不同,但是都可以认为同样的时间做得事就多了,质量也高了——括号里的内容自己加的)这事儿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难,那么玄。”
“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会经常这么想事儿吗?“嗯,有道理!那个道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没有,把这个问题记在随处可见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因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玄妙”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
那个道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我有时也会刻意问我自己类似的问题,就我学了这个能用在哪里?但是并没有一直贯彻我的生活,有时我也就想了也就想了没做深入思考。我有时想过这个问题之后,如果当天没有运用起来,我就没作想了,如果我自己反复问了自己,这道理能用在何处呢,有时离开当前想的地方去到别的地方也会出现这个道理。列举下面两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我在「得到」每天听本书里听过一本叫《你的灯亮了吗》我试着运用这里面人家讲的的一点(现在我已经模糊了这个点了),看完这本书我也想过应该应用在什么地方呢,不能白听了这本书啊,用出去的知识那才是真知识,这样自己也会乐着。应该听这本书的第二天,我看到我妈在解决一个问题,我妈当时正在往一个空的百事可乐大瓶塞了很多晒干了的咸菜,为了放进更多咸菜就就得压结实点才能放更多,好比垃圾桶要放更多垃圾得更用脚或者什么压紧点一样的道理,你知道百事瓶口小啊,我妈就想到了用扫把带有塑料套的一端插入瓶中,用力压,没想到拿出扫把一端那一刻,扫把那个塑料圈因为与瓶口的摩擦原因掉进去了。我当时也不知怎么的想到《你的灯亮了吗》的一个关键点:你是问题的解决者也是问题的制作者(大概是这样),哎呀妈,你虽然解决了一个问题,但却因为这个问题产出了另一个问题,怎么样把塑料套从瓶中拿出来呢?但是我也就停留在这个阶段没去做深入思考。
还有一次想起这本书的关键点是在我家大门口的一副对联上,粘在墙上的透明胶布被风给吹松了,平时我肯定顺手会把松了的一部分给用力按压粘回去,就在我要按照平时的习惯做的时候,这本书的关键点出现在我脑海里,这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会被风给吹松的甚至正副对联都会吹走,所以我进屋,拿着凳子和胶布重新把松动的四边狠狠的粘了一遍,比之前稳固多了,这样明年贴新对联时可以亲手撕下来。
这两个例子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好例子,发生过后我也没有再继续深入去思考,浪费了当时践行完后的感受以及本可以深入思考的机会。当时觉得听了这本书,书中的一些思想用在了指导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平时也没下意识在乎它,做同一件事情,因为思维方式(接受了书中传递出来的想法)上改变了一下,做出的质量也就不一样了。
还有听到吴军老师《硅谷来信》我也想过这封信听到的东西应该运用在什么地方呢?不能白听啊,不能白听啊,很多时候就会白听了。有几封信的内容也会串联了自己的生活,感觉挺有意思,就是你没有白听,你把知识于你自己的生活作了联想而后用在自己生活中了。不过,也就那么几次,所以我得刻意提醒自己这句话“这道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多想一步,诶,我这个学了可以用在哪里呀?做同一件事,因为比平时多想了一步,做出来的质量也就不一样了。
那么我写作多想一步呢?
无戒第二期写作训练营第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