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在语文湿地.教师之家里问老师们对《水浒》中的杨志怎么看。给我的回复中印象最深的有三位老师,其中杭州的叶老师说的好:杨志的人生经历了失意,得志,幻灭的发展过程,他是满有抱负的人,不想命运多舛,先是失陷,后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这是其人生的一个失意时期。而浙江的尹老师很简洁概括:性格决定命运!北京的尹老师角度新颖:杨志就像我们目前的好多一线学校的校长。
我执教《智取生辰纲》结束后,总觉一直有个东西堵在心头儿,又如鱼骨哽喉,道不清说不明。直到再次翻看课文,还读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前与生辰纲失陷后的内容,才心有戚戚焉。一边为他的才华感到惋惜,无奈,一边又更觉得他就是那样的一个“苦”人儿!在《智取生辰纲》中有一段文字写押送的那十一个人经过黄泥岗的松树林时,就到树底下睡倒了,此时杨志说“苦也!”一个简单的“苦”字写尽了他整个人生的心路历程!
对他的“苦”我有那么些感触:
其一是他背负个人的理想,和光宗耀祖的重任之苦。杨家祖辈以武官出身,扬名天下,所以到了杨志这一代一定不能丢了祖宗的脸面。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杨志很年轻时就练就了高超的武艺,也考取了武举人,进入了仕途。那时的他很努力,血气方刚,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和自信。其实他心里越是觉得不能辜负了家人的期待,就越是会觉得压力山大,心里的苦就越多。没有平静,泰然的心境,又怎能不让人感到苦闷呢。
其二是他运气不好,命运多舛的苦。先是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好不容易筹够了钱到京城去求官,后又遭遇高俅的为难。只好在京城混苦日子,最后盘缠都花没了,在无奈之下,拿出祖传宝刀变卖。他曾经的理想抱负的实现武器啊,家人的期望啊竟轮落到如此境况。然而更不幸的是,却遇上了泼皮牛二耍赖生意没做成,使得杨志一气之下杀死了牛二,就这样流配北京大名府充军。就在他苦不堪言的时候,被梁中书看中其武艺高强提拔为官军提辖使,人生算是有了一线转机,后受梁中书重托押送生辰纲。如若成功将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命运就是如此不顺人意。押纲还是失败了,这是他人生中,一次最大的失败,给了其重重的一击,以致于想到了死。曾经的一个热血男儿,曾经的一个名门望族的后代人,你说他的这种苦又能和谁说,又该向何处说!真是苦煞杨志也!
其三是他个人性格本身带着苦因。在押纲的途中,如果他能稍微放慢节奏,把心态调整好,不要催逼太急也许就不会至于失纲。他动辄“提了朴刀,拿了藤条”便是轻则痛骂,重则往军健们身上打去。所以,他越急军健们就越是不听他的,越是不配合他,他就越急。表面上是在催逼他人,其实折磨的是他那颗迫切实现理想的心!而苦的最终还是他。虽然理想的实现很急切,但凡事得慢慢来,而杨志却没有把握好这一点。
其四是社会也害苦了他。杨志的生辰纲失陷谁又是否晓得到底是不是梁中书的一计呢?因为在押纲之前杨志其实已经做了很细致的分析和精心的准备,可后来梁中书又安排了两个不服和多事的虞侯与不顶事儿的老督管。这样一来路上的阻碍力就加大,麻烦也就更多了。另外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容乐观,官逼民反,官匪互通,勾结。他们置法律于无视的状态,只要有钱和有权一切都能摆平,所以大白天也有盗贼敢出来抢劫,这就更不用多解释了。然而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里生存,苦的当然是普通的百姓啊!
综上我所谈的到,总觉得杨志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苦人儿!杨志最后在自杀未遂之时,走投无路之下被逼上了梁山,还要整天面对当初劫他生辰纲的那帮兄弟,其中的那个滋味真是“苦”在心口难开!
看到杨志最终的命运是在南征方腊时途中病逝,读罢,有种隐隐的伤和痛涌上心来!理想还在燃烧,可男儿却已然逝去!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