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 - 过年要全家团圆,即使你身在他乡离家万里,过年也都逃不过回家两个字,前两天听说快递很快就要停运了,因为快递员们也要回家过年了,所谓春运,就是过年回家这四个字的最直接的体现了吧,所以我也很好奇,春运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想应该要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开始说起吧,《人民日报》最早出现“春节客运”对字眼是1953年,铁道部1954年开始就有了关于春节客运的记录,那时候的春运铁路日均客流量是73万人,到2016年春运累计发送人次3.25亿,半个世纪以来,我们都是一路挤着、挤着奔往家的方向。
查阅了很多春运的新闻报道,从中我理出了一些时间线,这些时间点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又对我们今时今日的出行有重大的影响:
· 1959年 《人民日报》的报道鼓励人民把走的日期错开来,路程比较短、步行1日内可到达的最好不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这应该就是我们当下也讲求的“错峰出行”吧;
· 1979年 《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消息称春节有1亿人次乘坐火车;
· 1994年 “民工流”第一次出现,据《人民日报》报道在60天的春运中,全国每5个人就有1个人在铁路线上;
· 2007年 “和谐号”动车第一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铁路大提速,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 2008年 铁路旅客发送量高达1.978亿人次,相当于“每天搬走一座城市”;
· 2011年 铁路全面实行网络售票;
· 2016年 春运40天全国铁路累计发送3.25亿人次,道路累积运输24.95亿人次,水路4260万人,民航5140万人。
春运的历史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缩影,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大城市务工,到了年底他们就会返乡,而过完年,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到大城市,以至于每年春运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城市到了春节期间就会上演空城计,因为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过年返乡是一种常态。
从我2006年开始出来上大学,这10年里我也参与了几次春运,上学的时候一放假就回家,那时候的车票就很难买了,因为路途遥远,而车次太少,能买上硬座都很难,卧铺真的是见都没见过,记得有一年考试比较晚,考完试一早4点就起床去火车站买票,结果还是站票,我一直记得那次上火车时,列车员不断叫喊着前面的人往里走,还在后面大力的推才能把车门关上,车厢的过道和连接处都站满了人,堆满了大包小包的行李,我被挤得动弹不得,打开我的小马扎,在厕所门口坐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车厢里才有座位。毕业工作了,过年的假期太短,过年回家更是难上加难,总要请上几天年假加上春节假期才能回家,不过好在开通了网络售票和电话订票,从此抢票大战变成了我们和订票网站的较量,这几年大家都在吐槽铁路的验证码有多坑爹,但是它确实节省了很多人去车站排队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吗?
在外这些年也逐渐琢磨出订票的攻略,莫不是错峰出行,定时抢漏等,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不舍得请假,因为要扣工资,而请长假也很麻烦,所以有一年我是没有回家过年的,接下来的一年也有试过让家人来我这过年,大家都回去的时候他们过来,大家都回来的时候他们回去,比较容易买到卧铺,老人也不用太遭罪,而且也能和他们多呆一段时间,但是对于家族庞大的朋友来说可能还是觉得缺少年味,父母来到大城市也会感觉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对于刚毕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这也算一种可以两全的办法吧。
除了铁路,也会有很多有车一族选择自驾,还有人选择长途大巴,就连曾经“奢侈”的飞机也很方便,选择越来越多,总有一种方法能回家,只不过是省钱的方法人遭罪,舒服的方法钱遭罪。因此,春运同样可以看出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记得小时候坐火车家长都会把我们从车窗里塞进车厢占座,那时候不卖座号,谁抢到就算谁的,所以上火车真的像打架一样,那时候乘车出行的体验非常不好,我奶奶跟我讲过当年她回老家的时候,车少人多,在候车室等车的时候,工作人员为了防止老弱病残在上车时被挤发生意外,经常拿着喇叭喊,某某车次的都到这边来排队,然后年轻力壮的都跑过去,老人和孩子被甩在后面,等到车快进站的时候,再喊某某车次的都向后转,这样老人和孩子就能先上车,可惜那时候没有我,要不真想为那个工作人员点个赞啊。现在的火车都是对号入座,车次也更多了,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排队上车,遵循先下后上的秩序,虽然人还是很多,但是那种特别拥挤的情况也逐渐改善,在车厢里吵闹的人也少了,从我上大学到现在的10年来坐火车碰到的大部分都是文明礼让的乘客,所以说到春运,仿佛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一件事了。
最近和同事朋友常聊的话题都是,过年回家吗?买好票了吗?我希望大家的答案都是,“买到票啦!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