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译者: 马晓娜
出版年: 2015-7-1
页数: 256
定价: 29.80
ISBN: 9787553473857
第一章 我们对于意义的追寻
生活于你的意义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带着我们的经验认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经过我们的思维处理后的事物。世界即如此。所以,我们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主观解释后的世界。
人不能脱离经验而存在,否则毫无意义可言。
生命的意义正是存在于“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两端之间,这其中包含着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区间上的哪些点更为正确,哪些点相对糟糕,哪些点错得多,哪些点错得少。然后,我们可以继续推论出:相对更好一些的解读包含哪些共同特征,那些不太如意的解读又都缺乏哪些东西。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出的普遍标准,将有助于探寻人类问题的真实。我们必须牢记:真实是对人类的真实,对于人类目的的真实。除此之外,毫无真实可言。
生命中的三大问题
- 我与地球
- 我和他人/种族
- 我和他
这三大人生问题可以具象为三个疑问:
- 在地球的有限资源限制下,为了永存,我们应该如何工作?
- 为了与人合作,共同发展,我们应该获得怎样的定位和身份?
- 面对“人有男女”和“人类延续依赖于爱与婚姻”这一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我?
真正的生命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梦想着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
所有真正“生命意义”的真正标志是: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但凡人们认为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或事,都具有此共性。
如果每一个人的理想和行为都向着为他人贡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他的人生会自然朝着最能体现其生命价值的方向发展。他会为了这一目标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形成相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逐渐学会适应此目标的种种技能。确定了这一人生目标后,个体便自然而然进行自我管理。自己的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生命在于奉献,经过千百年的洗礼,这个道理已经被大众接受,所以大众才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心理学可以利用人们对意义本身的理解,来影响自身的行为和发展,进而为人类谋取更大的福祉。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经验并非成功或失败之母。我们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没有太大用处,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认知和意义。
身体残缺、被过度娇惯和被人忽视的儿童是最容易形成错误认知信念的。有过这些经历的儿童大多需要外在他人的帮助来纠正其错误的生命观。单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是很难改变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的。
童年记忆的重要价值
童年记忆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生活观有着重要价值。原因有二:首先,童年记忆涵盖了一个人对自己和环境的初始印象,个体第一次将自己外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综合起来考虑;其次,这是个体主观意识的起点,也是人生的起点。
合作的重要性
我认为,人性之所谓无法改变,是因为没有找到改变的正确方法。如果找到了人性曲解的初始端,并配以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这里所谓的有效方法即培养个体与人合作的勇气和精神。
第二章 心灵和身体
心灵和身体的联系与冲突
我们认为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并进一步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
人们从出生到死亡,肉体和精神都在进行互相合作,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精神犹如发动机,将人体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带领身体进入安全舒适的地位。在身体的每一项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精神的意义。
情感影响发展
个体心理学认为:感知与生活方式不是互相对立的,当目标确立后,感知会配合目标自动进行调整。
个人的行为很重要。它能表现出个人打算从环境中获得哪一种印象及准备如何运用他的经验。因此,我们只要留心观察个人的行为举止就能了解这个人。行为举止是永远受到人生意义的制约的。
身体的缺陷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不便,当这些障碍不是不能克服的。如果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思想上积极,并主动克服困难,那么他也会获得成功。事实上,有些有身体缺陷的孩子最终所取得的成就远大于健全的孩子。
只有渴望将自己融入社会整体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孩子,才能成功学会如何补偿自己的缺憾。只是想逃避困难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他人。
一个人的心智模式、生活态度会对其身体产生持续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在儿时就已经形成了,如果你有足够的人生经验,你就可以从一个人的童年预见他以后的发展趋势。人的性格也会在他的体格中表现出来。
身型、性格与心智
个体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教育和治疗方面的新启示。我们不能只对某一种病症或一种单独的欠缺之处进行治疗。我们必须对一个人的整个生命态度进行解读,了解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对生活的态度,对他人的看法等,从中找出他的错误看法。这才是心理学真正该做的事情。
第三章 自卑与超越
自卑情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们勇往直前,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逐渐摆脱自卑感。没有人能一生被自卑感折磨,人们可以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来释放自卑感。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追求优越感
人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种优越感。它取决于人们赋予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单单是浮于表面,而是体现在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模式上,它像一个独特的生命基调贯穿人的一生,然而,从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里我们并没有找到明确的目标,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行为举止来推测。
设立有意义的目标
追求优越感正是我们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人类的整个活动都建立在对优越感的追求上,无论从无到有、从失败到成功,还是从匮乏到富足。但是,在努力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只有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进的人和那些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奋斗的人,才是能够超越生活,从而顺利获得优越感的人。
第四章 童年记忆
理解记忆
我提倡生命在于合作,我认为心理治疗实质上就是合作行为的运用和检验。只有我们真正关心他人,对与他人的合作感兴趣,我们才可能获得心理治疗的成功。
记忆是不会说谎的,记忆也是人的所有心理现象中最能反映真实自我的一个。记忆有助于个体更高效地认知自我,更准确地解决周围环境的意义。记忆不是偶然存在的,只要存在,就有意义。所以不管记忆清晰还是模糊,近或远,都可以给一个人的成长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关于早期记忆的六个案例
首先,童年记忆已经有了个体人生态度的痕迹,所以我们从中可以找到个人生活模式的根源和表现方式。
此外,童年记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兴趣点,我们通过兴趣点,可以摸清他的大致生活目标和态度。所以童年记忆对一个人的职业指导有着重要的价值。
透过童年记忆,我们也可以扑捉到孩子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我此前提到过,记忆内容的正确性,并不是重要的事情。记忆的价值在于,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自我定位:
“从小,我就是这样子的人。”
或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在我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所有的记忆都有启发性,当最有价值的要属一个人的最初记忆,就是一个人可以回忆起的最早的事情。最初记忆可以折射出他生活态度的雏形,让我们了解到他将什么作为自己的人生起点。
第五章 梦
个体心理学派与梦
人们在梦中的目标和白天的目标是一致的,就像人们在梦中也在努力追求白天追求的优越感一样。梦是我们生命意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生命意义的塑造和达成。
做梦就是在保护我们的生活模式不被现实和常识的要求所威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想用公认的常理去解决某个问题,那么他就会在梦中表现出来,引起某种让他坚定自己想法的感觉。
每一个梦我们都是在自我陶醉、自我催眠。它的目的就是引起我们的某种感觉,这种感觉能为我们清醒状态时候想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支持。
梦的构成
梦主要是由隐喻和象征构成的。
隐喻是能让人们充满想象的,但是必须注意:对一个在生命意义方面已经偏差了的人来说,运用隐喻和符号来解决问题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对于梦的解释都是属于个人的,我们不可能用公式来解释符号和隐喻,因为梦是生活模式的产品。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影响
母亲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而孩子与母亲的合作也是人生合作能力的开端。孩子最初是通过母亲和外在世界发生连接的。如果孩子和母亲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不好,其他一切的生活都将无法正常开展。
女性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态度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所以,无论任何时候,女性的角色和地位都不应该被低等化。
父亲的角色和责任
对孩子而言,不和谐的家庭也是危险的生存环境。如果父母都是爱自己胜过他人,把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对孩子是有很大伤害的。
两个人结婚的目的应该是一起努力谋求幸福,让彼此过得更快乐,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不管哪一方出现问题,整个家庭都不会幸福。
婚姻实质上两个平等的人在人生路上的陪伴和结合,在家庭地位上没有高低之分。家庭中所有的事情没有控制或权威可言。
家庭责任是两人共同承担的,只是分工不同,父亲承担着赚钱养家的主要责任,而妻子承担着其他的责任,如此而已。
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父亲如果因为妻子不能像自己一样挣钱养家就歧视妻子,将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应该严重扼杀。夫妻之间,应该平等相待。至于赚钱,谁有能力谁赚,这不应该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的问题。
为人父母
只有夫妻二人都将对方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的幸福更重要时,对方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合作,才会给予对方真正的爱。
我们生活的社会,男人相比女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更深知社会政策的利弊和自己国家或全世界的道德倾向。与女人相比,男人的生活圈子显然更大。所以,我们可以说,父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妻子和儿女的生活导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颐指气使。
如果一个家庭中没有权威,那想必一定存在真正的合作精神。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父母双方也可以协商解决。任何一方对于任何子女都不能表现出过分的偏爱,这点非常重要。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教育的变革
我们要教会孩子自立并为他人着想。应该教他们关于文学、科学和艺术的知识,让他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只是习得工作技能而已。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平等、尊重、和平的环境下共同创造人类的文明。
学校里的合作与竞争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我们发现,孩子在刚开始上学时,他们对竞争的准备远远多于对合作的准备。在学校生活中,对竞争的训练又贯穿始终。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如果一个孩子击败了其他的孩子,拔得头筹,并不能说明他就比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更快乐。这都是由于他们个人的自私心理在作崇。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合作和贡献,而是争取自己的利益。家庭是一个和睦的整体,成员之间也是平等的关系,学校也应该是这样平等的关系。如果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会真正彼此感到有兴趣,并享受到合作的快乐。
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限制自己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老师和学生也应该放弃“遗传的智商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能力”这一观点。
第八章 青春期
正视青春期
通常,人的一生经过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意义。比如青春期,人们认为青春期是一个转折点。但其实它与更年期类似,也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重要的是,人们想从这个阶段获得什么,以及如何更好地面对这一阶段。
第九章 犯罪与预防
犯罪心理
罪犯的做事方式及态度都表现出他在努力解决问题,他在追求成功和优越感。虽然他们很努力,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方向是错误的,这就导致了他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要求。
无论环境还是遗传都不是绝对性的因素。
一个人的生活模式是在小时候就形成了的。因此,这并不是能轻易改变的。只有自己了解到形成时所犯的错误,才有可能改变过来。
家里如果有一个孩子由于天赋高,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其他的孩子就会远离他,不愿意和他相处。他如果误解了这种情况,就有可能称为神经症患者或者走上犯罪的道路。
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的潜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潜能的发挥是由后天的训练决定的。
如何矫治犯罪行为
犯罪的行为也具备一定的人类行为的合理性,他们和普通人一样。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了解犯罪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生活模式的反应,而且能找出形成的原因,并把它当成是可以解决的,那么我们就有信心能改变犯罪的问题。
只有懂得奉献的人,才会有所成就,如果我们以此来教育孩子,那么他们成人后会乐于与人合作,即使遭遇困境,他们也会勇敢面对,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第十章 职业问题
平衡生活的三条纽带
想要解决职业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人际问题。我们并不是一个人生活在地球上,想要生存,必须寻得他人的帮助,与别人发生联系。
职业的早期训练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他能认真做自己热爱的工作,为别人作出贡献,那么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而他的责任就是锻炼自己,独立自强,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影响职业选择的其他因素
伟大的事业都是由人类共同合作完成的,而天才是将文明水平推到新的顶峰的人。
卓越的人也是合作能力最强的人。从他们的行为举止方面也许看不出来其合作能力,但是我们从其一生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来。
第十一章 个体与社会
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
所有的政治人士都应该把促进人类的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而人类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人类具有更高程度的合作。
社交兴趣与社会平等
孩子要把自己看作家庭中的一员,并对其他人怀有爱心。而父母应该和睦相处,并尽量将这种融合气氛延伸到家庭之外,以让孩子感觉周围人跟家庭人都是一样值得信赖的。此外,学校如同家庭一样,应该让孩子将自己看作其中一员,同学之间能够友好相处、合作学习。家庭和学校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为以后孩子步入社会做好准备。所以,家庭和学校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的一员,让他成为人类平等中的一员。只有这样,他才会有勇气和信心面对未来的挫折,才可以做有益于社会的事。
第十二章 爱与婚姻
爱、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爱的结果就是婚姻。爱和婚姻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主要体现方式就是用身体去吸引对方、双方繁衍后代进而相伴一生的行为。爱和婚姻都需要合作,这不单单是为了双方的幸福,更是为了整个人类的幸福。
很多心理学家说,爱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或许可以说,性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但要知道爱和婚姻并不仅仅为了满足力比多和性欲望。
地球上的人类由男女两种性别组成,并且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必须合作。
夫妻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为了保证有和谐的夫妻关系,我们需要给对方而不是自己更多的关心,也就是说,给对方的关心要胜过给自己的关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婚姻才会是幸福的。
我发现婚姻幸福有一个基本前提:让对方感觉到他/她是最有价值的,他/她是被需要的/最优秀的;他/她是你最好的伴侣和朋友。
记住,我们考虑的不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而是一个人对环境的看法。因为一个人可能生活在不太美满的家庭,经历了很多不幸,但这可能激发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他会努力让自己的婚姻幸福。
工作也是能够为婚姻做准备的事情。在我看来,良好的婚姻准备包括良好的工作准备。婚姻中至少有一个人,在结婚前应该有份工作,能够保证婚后的生活开支,这才是一个家庭得以形成的基础。
不适合结婚的人
生儿育女是婚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同时,生儿育女可以让婚姻更幸福,而且,和谐的婚姻能够为后代提供好的成长环境。
婚姻观与人生观
人类并非天生的一夫多妻或一夫一妻。我们所有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看似平等,可我们的确被分为了男人和女人。对于婚姻问题,只有一夫一妻才能真正解决。所以,一夫一妻这样看来,是为了婚姻的幸福和人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