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昨日。最后一个原则,善意。善意让一个孩子能够有温情、有关爱、有同理心,能够理解和关心别人。
作者写了关于她小女儿的例子。2002年的时候,作者的妈妈,91岁了,住在疗养院里边。她们也很少有时间去看,因为离得很远。有一天她的小女儿安妮跑到疗养院去看外婆,医院竟然说外婆快死了,已经不行了。安妮一看气坏了,根本没有人管她的外婆,口渴都没人递水喝。小女儿话不说,连着病床一块儿推出来,直接拉到了硅谷。几百公里路,说不能够忍受外婆被这样对待。
因为她的小女儿做了这么一件勇敢的、充满关爱的事情,外婆又多活了两三年的时间,活到了九十三四岁,这就是关爱的力量。
善意这件事并没有在亲子中非常明确的表示出来,从我自己出发,分享应该是我传递给孩子第一个有关于善意的关键词,但发现要求分享是会侵犯孩子的物权,在孩子处在这段敏感期时,是适得其反的。我们也很多家长认为善意不重要,认为你要活得更坚韧一点,你要活得更凶悍一点。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从对家人的礼貌和问候开始,培养孩子的好的习惯,然后培养他们对他人尊重、感恩。那如果从小只教孩子追求第一,只看成绩,根本不去管孩子是否有善意,不去看孩子为班级所做的贡献,不去看孩子会不会给你送父亲节礼物,导致的结果就会培养出一个自恋的孩子,自恋的孩子会缺乏善意和同理心。他们无法感受到他人的感受,因此,现在学校出现的霸凌现象,研究得出那些去欺凌其他同学的孩子无法感受到他人的情绪,这是非常可怕的。
善意是真正的软实力。一个人的善意,是他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拼搏最重要的软实力。心怀感恩,践行给予大于获取。孩子会早早获得幸福感,其实这一点也是成人需要共修的。
当怀着善意感恩之心的孩子长大,走到社会上以后你会发现,真正能够让你的事业做得更好的,是你周围有很多人愿意帮你,你们的团队很和谐,大家相互关心;能够对客户有同理心,能够理解客户,能够愿意为客户做事;也能够跟竞争对手处好关系,不会进行恶意竞争。
曾经在高效阅读营中有关于每日早上感恩环节,践行100%0期待,会获得丰盈和喜悦。这个要坚持。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善意,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每年圣诞节的时候,他们家要去商场里面买一棵“最可悲”的树。其他人挑树,肯定挑又直又大、好看的那种树,回家布置好看嘛。他们家反而就估计哪棵树可能卖不出去,会被落下,然后买回家。为什么呢?因为它最可悲,没人要,所以我们拿回家,我们对它好,我们带它一块儿过圣诞节,把它布置得很漂亮。就是想了这么好玩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同理心,帮助孩子去培养内心柔软的感觉。其次,养宠物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养只小狗、小猫、小鸭子,你去照顾它,也能够带来这种爱心的感觉。
同时,在教学上,关爱学生是师德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老教育无小事,老师的花心思的善意去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归属感,我相信学习能成为更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也是会成为最受大家尊敬的老师。
其实善意也是奉献。“我们每一个人最重要的一个奉献精神就是:你不要把工作当成一件特别糟糕的事。你不需要退休,你永远可以为这个社会散发光和热。这种奉献精神就是一种更大范围内的善意。”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设想,“假如我们的孩子不会被家长整天盯着几点钟写作业、几点钟玩游戏,被质问你为什么总是不听话、你在学校里面排第几。家长们都能帮助孩子建立信任,帮助孩子学会尊重,帮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帮助孩子学会跟别人合作,然后帮助孩子能够爱上这个世界,能够具备善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当中以身作则。那么,既教育了孩子,也提升了自己的素养”。这不美好么?
努力去做,就真的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