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魏老师解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收获满满。让我明白了以前常听的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什么个别学生年纪小小的就跟不上学习,为什么到二三年级或者一年级就被老师放弃了呢?是因为我们把所有学生都同等对待了,用同样的教法,同样的作业,同样的检测,搞了“一刀切”,把他和智力发展较高的学生同等比较,最后判定他“不行”,在每次的比较中,我们只看到了他的“差”,看到了其他学生的“好”,在不恰当的评价中让这个孩子失去了自尊感,久而久之,这个学生会离其他学生越来越远,最终成了我们放弃的对象。如果我们当时能对他多点耐心,给他在适合他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一些任务,让他不断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挑战,当他完成适合他的题目时,适时鼓励表扬,让他获得成就感,获得自尊感,那么他是不是就会持续的努力,持续的进步,而不至于到最后因为自己的跟不上,因为老师的对比,瞧不起而自我放弃,最终被老师放弃。
“因材施教”,这是多么重要啊!我们不能把“因材施教”只挂在嘴边,而要真真实实的用爱心,耐心去实施,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有所成就。才能真正浇灌、呵护每个幼苗。
今天的内容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更给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