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老师六个角度读《春秋》和《左传》的学习笔记
延伸阅读《青铜时代》
1,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的周礼究竟是什么样子,又为什么注定行不通,儒家学说推行起来为什么总会变成外儒内法?
儒家学说就是在周代的封建土壤里成长起来的,秦汉以后废除了封建制,改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没了着落,旧理论和社会越来越不合拍,于是我们就看到三种情形贯穿秦汉到明清的历史:
一是不断有儒学家号召回复封建制,引起一轮又一轮的争论;二是儒家学者会做出另外一种努力,把旧理论重新解读,让它适应新的社会格局;三是即便有哪位皇帝真想以儒家学说治理天下,最后也不得不外儒内法。
2,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问题都可以从《左传》看懂原委和症结?
儒家经典可分为“经” 和 “传” 两类,他们的关系大约可以看做教材与教辅的关系。按照传统的说法《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文献修订、整理而成的。 以今天的概念看来,可以说《春秋》是一部鲁国简史加国际关系 简史。《春秋》极简,简到什么程度呢,基本上每年只记几件大事,每件事只有一句话。前后二百四十二年,被称为春秋时期。《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传说作者是一位名叫左丘明的专业史官。《左传》丰富,讲一件事往往千言万语,不但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六要素一应俱全,还会交代事件背景,渲染人物对话,甚至夹叙夹议,引入第三方评论。不借助《左传》很难读懂《春秋》。
《左传》和《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纲领性内容,相当于数学公式;而《左传》汇集了春秋时代大大小小的实战战例,从组织部署到攻杀战守,从计划到变化,从执行计划到应对突发事件,从前线到后勤,从内政到外交,从战前动员到战后总结,从己方视角到对方视角,总是写得具体而微,活灵活现。西晋名将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左传》注本。
3,儒家貌似迂腐的繁文缛节到底有没有很必要的理由?
《左传》所描述的那个春秋时代,无论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风俗道德、言谈举止、甚至细小到对一个人的称谓方式,都和秦汉以后的社会大相径庭,这是理解春秋时代古人的难点也是重点。在一起的。
从武王伐纣开始,弱小的周族联盟灭掉了强大的商朝,摆在眼前的第一个难题是:这么大的领土,到底该怎么统治呢?周朝开国者的办法是:治大国不妨化大为小,把子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全国各地,分封建国,这就是“封建”。
在周朝,上至周天子,下至最低一级贵族“士”,家族关系才是政治关系的本质,“天下”是靠一套宗法制度维系在一起的。之所以儒家礼学最重视丧礼——给怎样关系的亲戚服什么规格的丧,丧服要怎么做,仪式要怎么搞,细小到衣服边要怎么缝,哭要怎么哭,跳要怎么跳,一大套的繁文缛节,一丁点错误都不能犯,就是因为复杂的宗法关系必须仰赖复杂的丧礼来维系。
这套礼仪,做过度了就容易造成僭越之心,做不足了就容易涣散凝聚力,所以才要格外讲究既不过份又不欠缺的中庸之道。再复杂的繁文缛节也必须保证全程不出任何闪失。
4,儒家为什么不喜欢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儒家为什么不喜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儒家维护宗法伦理。
孔子的”仁“是建立在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上的,它不是今天所谓的博爱、关爱、雷锋式的爱,而是一种源自血缘纽带和家庭关系的爱。而在家里是不讲法律的。
5,古代“秉笔直书”的传统和今天我们理解的“秉笔直书”有多大的不同?
根据《左传》记载的故事,晋国的赵盾杀了他的国君是这样的,赵盾因为受国君暗杀出走,但还没出晋国时赵盾的同宗亲戚赵穿就把国君给杀了。晋国的史官董狐于是“直言不讳”地在档案中记载一笔“赵盾弑其君”,理由是赵盾是国家“总理”, 弑君的时候还在国境之内,回来后有没有惩治凶手。
故,董狐的秉笔直书是当时史官书写历史的书写原则,而不是根据事实的真相。
今天的秉笔直书,指写文章不隐瞒、不夸大、真实的反映情况。(百度和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相同)。
6,今天小区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矛盾如何折射出两千年中国社会格局的核心矛盾?
小区业主通常斗不过物业公司,从组织结构上分析,这实在是大概率时间,一点都不令人意外。以无组织的一盘散沙抗衡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小集体,人数总不如组织化程度给力,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所以一个不超过十人的黑社会帮派可以轻松控制好几个人口稠密的街区,所以一个规模不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可以充值一个广土众民的泱泱大国。
如果小区居民来自同一个村长,结果就会是物业公司输掉。
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法秩序为管理结构的大型组织一定会轻松战胜仅仅以利益为纽带、以雇佣关系为管理结构的小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