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仪式感,可能很多人会说,都啥年代了,用不着这么矫情了吧,就连我自己在几年前都曾想: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不需要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可现在我却越来越觉得很多的仪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好好的重视和传承。
故乡的风俗里其实有很多或大或小的仪式,只是人们已经越来越淡忘或者仪式已经渐渐变味,想来不禁让人有些惋惜。
就从一个新生命的降生开始说吧,在故乡婴儿出生三天后,可以进行第一次比较隆重的沐浴,俗称“洗三”,一般会请家族里比较德高望重的长辈来,以表示对新生婴儿的重视,同时沐浴的水里面会放入一些艾草之类的物品,最让我惊讶的是要煮很多的鸡蛋,将鸡蛋剥了壳,从新生婴儿的头部一直滚到脚,据说这样会让婴儿长大后皮肤好,这其中的科学依据我无从考究,但我想亲人这样做表达的是对新生命的祝贺和期盼。主人家还会多准备一些鸡蛋,并且这些鸡蛋的外壳是用红纸染红了的,分给左邻右舍的小孩们,寓意着吃了这个鸡蛋,以后就和这个小婴儿成了好朋友。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医院的产房出生,估计都没有了这样的仪式,当然我并不是否认医学的先进和医院的医护条件,只是觉得一个新生命的降生是一件值得喜悦的事情,没有了这样的仪式,似乎少了点什么。
在婴儿长到一周岁的时候,我们还有“抓周”礼,这一天家里会宴请亲朋好友,孩子的外婆则会为孩子准备四季的衣赏,父母会给孩子准备纸、笔、算盘、玩具等等一些有寓意的东西,满满的一桌子,让孩子自己去抓,看孩子最终选择了哪一种,借此来预言孩子将来的志向。比如说孩子选择了笔,亲朋则赞赏孩子将来定是个好读书的文化人。当然现在看来这个并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但却是父母对孩子寄予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的祝福。但如今这个仪式已经越来越少见和简化,有时候大家为了图个喜庆就直接放上一叠钱让孩子去抓,以此来证明孩子长大了能挣大钱。神圣的仪式感就因为这一叠钞票变得有些俗气了。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孩子进入学校开始读书写字学知识,古人会有隆重的拜师礼,是要给老师叩头行礼的,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虽然说如今已经不存在这样的礼仪,但应该还是保留一些仪式,至少要让孩子感受到上学读书这件事的重要性,让孩子内心里觉得应该尊重老师,尊师重教曾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如今却大大的变味了,其实孩子对待老师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受自己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心底里没有对老师的尊重,言谈间表现出老师就是一个帮他们带孩子的人,那么孩子觉察到了父母这样的态度,他还会真正的去尊敬他的老师么?
孩子长大成人,步入婚姻之时,婚礼这个重要的仪式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婚礼不仅仅是宣布一对新人从此进入了婚姻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让新人明白从今往后应该怎样去用心经营自己的家庭。不管是媒人介绍还是自由恋爱,婚礼前的那些看似复杂的仪式其实是在告诉一对新人,结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是要用心对待的,从此身上又多了一重身份,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一个富有仪式感的婚礼会让人永远记住,在后面长达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日子里,它还可以让你保留一份美好的回忆,让你有勇气去面对婚姻生活里的艰难困苦。当你亲手掀开新娘的面纱,内心里是否在想:这就是余生要和我一起度过的人了。当你双手奉上一杯茶,改口叫“爸爸”“妈妈”的时候,你是否在想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好好的孝敬二老。当然并不是要求婚礼要多隆重和奢华,这里强调的是仪式感,让人能肃然起敬的仪式感,而不是简单层面的热闹和繁琐。
如今最让人觉得变味了的恐怕是老人的丧礼,本来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当老人走完他人生的这一程,去到了另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世界,我们心中会充满无限的哀思和怀念。本来丧礼应该是亲朋来对逝者的缅怀和悼念,现在却变成了生者的变相攀比和炫富,我不反对老人的丧礼应该隆重一些,因为那是对逝者一生的缅怀和对亡灵的尊重,但有些环节却完全变了味道,让人觉得啼笑皆非。比如说老人走后要停灵几天才能下葬,在这几天里要请法师做法事,要请电子乐队,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的亲属们要给法师和乐师份子钱,本来这是一个自愿和随心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攀比,要看谁出的多,谁就更有面子,试问如果真的出的钱越多越能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之情,那在老人还活着的时候,你是否常常来探望了,是否给了老人经济上的支助?从前在老家,如果谁家有老人去世,左邻右舍都会过去帮忙料理,因为主人家沉浸在悲痛中,难免考虑不周,如今过去的却是拉拢生意的经纪人!在一切朝“钱”看的时代里,最珍贵的感情却被弃如敝履。
人一生中需要经历许多的事情,这些大大小小的仪式让人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美好,社会快速发展,仪式当然也需要与时俱进,但希望人们改变的只是形式,传承的是精神,不要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丢掉了仪式的灵魂,纵使在形式上花样百出,那也不能给人心灵上触动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