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波西格讲到,你拿到一本产品说明书,就会发现它们写得多么糟糕。这些产品说明书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告诉你标准步骤。但是,没有所谓的标准步骤,当你的摩托车出了问题之后,说明书无法告诉你到底该怎么办。你要自己去摸索,去动手。波西格保留了一本日本的自行车的说明书。这本产品说明书上开篇写到:"要组装日本制造的自行车,首先需要心平气和。"
看起来是个玩笑,的确如此,当你检查机器的时候,你也在检查自己。整个工作需要你的心灵和机器结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内心的平静。老手根本就不会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指示去做。他会边做边取舍,全神贯注于手上的工作,他的动作和机器之间会有一种和谐的感觉,这是一种艺术家的境界。从根本上讲,修理摩托车也好,种地也好,画画也好,写作也好,都需要这种工匠的精神。让理性把你尽可能带到更远的地方,再让情感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描写你的大拇指的背面
我先讲一个小插曲。波西格在书中讲到一个亲子时刻。他和孩子一起爬山,露营的时候,他拿出梭罗的书,念给儿子听。孩子还小,肯定听不懂的,但波西格的方法是念一段,让孩子提问,然后他给孩子讲,直到孩子觉得满意为止,这其实不是教孩子读书了,跟大学里研究生的研讨会差不多。你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当然,你必须得是一个很有耐心的家长。
讲完这个小插曲,我们来讲波西格是怎么教学生的。波西格在学校教写作的时候,班上有个学生想写一篇关于美国的500字的短文。波西格说,这个题目太大了,你能不能把题目缩小一下,就写我们这个城市吧,就写波斯曼吧。波斯曼在美国蒙大拿州,那里有个不错的恐龙博物馆。可是,到了交作业的时候,女孩啥也写不出来。她很努力,很认真,受过良好的训练,可就是找不到点子。女孩也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办。
波西格说,那你就去写波斯曼的大街吧。女孩点点头,出去了。等到下一堂课的时候,她还是交不出来作业。女孩更沮丧了,都流下了眼泪。波西格也生气了,他说:"你根本就没有去观察,那你就把题目再缩小,你去写波斯曼大街上的一栋建筑物的墙。就写歌剧院的墙吧,你从左手上边的第一块砖头写起。"
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这个女孩写不出来。要是让她写美国,她一定能写得出来。为什么?因为那么多人写过美国,她心里就大致有数,别人怎么写,自己也怎么写呗。那为什么她写不出来波斯曼大街呢?因为没有人写过,所以她就不知道怎么写了。很多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只是怎么重复别人的想法。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而不必在意别人说什么。
在摸索中寻找真知,从干中学
这就是我们要把信仰带回到日常生活的原因,如果一旦你出现了问题,古典认知和浪漫认知可能都无法帮你提供解决办法,你在此时此地的经验,才是最重要的一切,这就有点禅修的意味了。
当你骑着摩托车,来到荒凉的旷野、陡峭的群山、奔流的溪涧、茂密的森林,你不是简单地记录,你也无法重复别人的体验。同一条旅行的道路,你的体验跟别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你这一次走和下一次走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当你修理一辆摩托车的时候,你对摩托车的了解分分秒秒都在改变。你不能照着说明书,就能解决所有的机械故障。有经验的骑手能够从摩托车细微的声音听出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们依靠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还有那份专注和热爱。
管理一家企业,治理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一方面,你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但同时,你更需要的是去四处观察、不断尝试。美国的杜鲁门总统就曾经说过,我们会尽力去尝试,如果这些不管用,那我们就试试别的方案。一个企业的组织方式,一个政府的治理方式,都不是静态的,如果你不喜欢当前的现状,那就动手好了,去寻找更好的方法。
从被卡住的那一刻开始你的修行
为什么说当卡壳的时候,你就具备了禅修的入门条件呢?《论语》说,教学生的时候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不到学生经过苦思冥想,还是想不通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经过思考,有所收获,但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卡壳,是你人生修炼必经的一步。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学习,你是不会有痛苦的。当你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你感到的是兴奋,还有点紧张,然后会迷惑,但这还不算卡壳。什么时候是卡壳呢?你已经学习得很深入了,你知道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也尝试了能够想到的各种方法,但都不行。这才叫卡壳。这个时候,你应该坚持下去呢,还是应该放弃呢?
都不是。这时候,你应该进入禅定时刻。
禅宗启发1:你必须把固有的观念和态度放在一边。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点。哪些是你必须放弃的观念?是你已经知道的、过去认为是对的那些观念。波西格讲了一个印第安人抓猴子的故事。印第安人在椰子上挖了一个小洞,往椰子里塞进米。猴子伸手进去,能抓到米,但是,抓到了米,就没有办法把手掏出来。猴子总是不肯放弃抓在手里的米,于是,就被印第安人抓了个正着。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放弃旧有的观念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才是我们熟悉的。未知的新世界、新观念是我们不熟悉的。新观念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新世界可能是乐园,也可能是地狱。我们无法完全用推理的方式得到可信的结论。再往前走,是一片迷雾。如果走进迷雾,你可能会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也可能柳暗花明、找到出路。这就是理性走到头的地方,也是理性和信仰分手的地方。理性依靠的是智慧,信仰考验的是胆量。在没有理性背书的时候,你敢不敢信?我的一点体会是,信一下也是无妨的。有的时候,引导你走出困境的不是你信的那个上帝啊、佛陀啊,而是你敢于信仰的勇气。
哪些是你应该放弃的态度?骄傲、焦虑、枯燥和烦躁都是你要学会放弃的。你不能自视甚高。如果你过于自负,那么,你观察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你要学会谦虚、安静,同时有高度的警戒心,专注而且懂得怀疑。你不能过于焦虑。焦虑是过于自信的反面。由于害怕失败,所以我们才不敢尝试。当你焦虑的时候,学会把这种焦虑表达出来,说出来,有助于缓和你的情绪。你还要警惕枯燥。枯燥表示你已经丧失了从新鲜角度看事物的能力。你要记住,你所面对的问题,往往不像你原本想象的那么大,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小,而是比你想象的更复杂,甚至更有趣。你还要注意,不要陷入烦躁。之所以烦躁,很可能是因为你低估了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烦躁不小心会变成愤怒,而愤怒会毁掉你的整个工作。解决烦躁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工作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地降低过高的期望。考不了100分,能考90分也是很好的,好过由于你总是因为没有拿到满分而烦躁,最后彻底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禅宗启发2: 怎样才能培养对微妙事物的敏锐感受力?
禅宗的窍门是像训练身体一样训练头脑,而且,头脑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助身体的训练。茶道、插花、书法、打坐、散步,都是通过某种仪式训练你对道的感悟。茶具反映出对不事雕琢的天然材质的喜爱。泡茶的时候动作和缓,茶室的装饰古朴简单,茶的气味淡雅清香,这都是为了让你放下尘世的纷扰,感受细微之处的美好。
不是只有这些很优雅、安静的活动才能训练你对道的感受。我们说过钓鱼,那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登山、徒步、种花、做木工,包括修理摩托车,都能让你体会到物我两忘。
我们还是以修理摩托车为例。你的摩托车出故障了。你已经把那本维修手册从头到尾翻了好几遍。书里有现成的答案吗?没有。你满脑袋想的都是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你的思维已经僵化。固守以前的价值观,让你无法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这时候,你就要慢下来,静下来。你可以坐在摩托车的对面,静静地注视着它。就像你去钓鱼,静静地注视着浮漂。你不知道浮漂什么时候会动,但你愿意耐心地等待。只有当你静下来之后,你才能听到心绪不宁的时候听不到的消息。你的摩托车可能会用微弱的声音悄悄问你,到底对它的问题感不感兴趣。于是,你会重新审视过去自己重视的观点到底成立不成立,重要不重要。慢慢地你对事物的感知也会变得更加敏感。
到最后,你会实现内心的宁静。真正的大师在工作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宁静的。亚当·斯密也说过,“幸福就是内心的宁静”。内心的宁静只跟你自己的状态有关,跟外在的环境是没有关系的。
用你的一半思想去学会真诚地相信
想象你是一个董事长,在开董事会,你的大脑中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就像董事会上各位董事不同的观点,你不要只听其中的一个观点,而要把各种观点都听一遍。你不必担心各位董事有不同的观点,相反,这是一件好事。如果一半人支持,一半人反对,那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反对,只有一个人支持,那你就要更加谨慎了。如果所有的人都支持,那才是最糟糕的情况。你知道做一件事情不可能一点差错都没有,但问题是,没有人告诉你错在哪里。同样,当你开自己的大脑董事会的时候,也要注意:如果你强烈地怀疑,那么,你就要更加警惕,但也要保持信心。如果你强烈地相信,那么,你就要反思,那个怀疑的声音去哪里了。当你的内心一半相信,一半怀疑的时候,你就可以很坦然了:因为本来就应该如此。
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才能达到峰顶
我们总结一下,有个明确的目标,想要实现自己征服高峰的雄心抱负,这是没错的,但越是目标明确的人,可能在这段旅程中收获越少。很多最终得道的人,在出发之前是没有目标的。克伦威尔讲,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才能达到峰顶。这又是为什么呢?
你登山的时候,带了地图,带了指南针,带了GPS。但是,这些装备不能解决你在旅途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登山并没有唯一的或是固定的路线,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路。山是在不断变化的,路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登山的过程中,天气随时会变,山体会滑坡、有时候会出现雪崩,这都是事先无法计划的。向导的经验和建议也未必都管用。假如耶稣、释迦牟尼或是孔子生在今天,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还是像当年一样宣讲自己的思想,你觉得会有多少人追随他们呢?所以,你必须准备好在登山的过程中随机应变。如果一直想着事先的计划和目标,你可能是登不上峰顶的。
你可以试着换一种心态去爬山,不是为了登顶,而是为了朝圣。从表面上看,这两种爬山没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一步步朝上爬吗?不都是累的时候就会休息一下,休息够了继续向前走吗?但是,心态不一样,步伐也会不一样。那些为了朝圣的登山者,每一步都是一种奉献,是对这种神圣的心悦诚服,而由于这种神圣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心灵,他们的耐力会远远超过体力所能负荷的。他们会在旅途中发现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细微的美,他们会对路边的野花、天边的云彩,甚至突如其来的风暴赞叹不已,他们能够得到的,要比出发时候预想的还多。
而那些为了一个确定目的去奋斗的人,可能会走得太快,对周围的环境反应太迟钝。这些过于自我的登山者只想着赶快爬到山顶,爬到山顶之后他就能感到快乐吗?可能只有很短暂的一刻,然后,他就又不快乐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目标。他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别的地方,他拒绝生活在此时此地。一旦到了山顶,那个山顶也就变成了此地,对他来说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虽然他想要追寻的东西就围绕在他的身边,但他并不想要这一切。看起来他们很强壮,但在体力和精神上他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
幸福的微笑曲线
我们再来引申一下。你听说过微笑曲线吗?微笑曲线说的是,一个产业的两端附加值最高,前端是研发,后端是品牌,这都是最值钱的,中间的是加工和组装,这个生产环节的附加值是最低的。人生的幸福,也有这样的一条微笑曲线。
幸福值最高的在人生的两端,一个是你的长期目标,也就是我们在之前讲到的“悼词美德”,你希望别人在祝贺你退休,或在你的葬礼上怀念你的时候,怎么评价你的一生?怎么形容你一生的最大成就?就拿登山这个比喻来说吧,你最大的满足感很可能是别人称赞你一生都在追求攀登的艺术,而不是你曾经爬过哪些高峰。那些登上过珠穆朗玛峰,甚至登上过月球的人,并没有因此得到一生的幸福。幸福是你一生的努力,是你在努力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
幸福的另一端则是活在当下。比如,就在今天,天气很好,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你邀请三五好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就是闭上眼睛晒晒太阳,感受温暖的阳光慢慢地把你的脸庞烤热,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关注这两端的幸福,我们关心的是在这条幸福的微笑曲线中间的那个幸福值最低的部分。我们关心的不是一生的攀登,而是在计划下一次征服哪个高山。我们没有把时间留给友情,或是留给自己去放松心情,相反,我们在刷手机,回短信,看今天的股票行情。这样的人生,会永远焦虑,永远踩错鼓点。
罗伯特·M·波西格
波西格是个神童,智商170。9岁就进了大学预科,14岁就读明尼苏达大学。他在学校学的是生物化学,但越学越觉得没意思。他发现,为了解释一个现象,你必须找到某种假设,但你能找到不止一种假设,而且你不知道哪一种假设更有道理,假设的前提还是假设,最后你会陷入一个泥潭。别的学生老老实实地听老师的话,做实验,只有波西格在发呆,他的成绩当然跟不上了,最后只好退学。
1946年,18岁的波西格参军了,被派到韩国,在那里待到1948年。回国之后,他又到明尼苏达大学完成了学业。不安分的他又跑到印度,到贝纳勒斯印度教大学(Banaras Hindu University)学东方哲学。他后来在芝加哥大学读过研究生,但最后没有拿学位,这些故事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都有描述。
写作生涯
波西格算不上一个多产作家。他后来还写过一本书,叫《莱拉:探究道德》。这本书是波西格一边驾驶帆船在海上航行,一边写出来的,但并没有像第一本书那样引起轰动。
就算是第一本书,其实也一直都有争议。虽然这本书写得很生动,但它不可能成为热门的畅销书。禅修在西方曾经一度非常热门,很多人以禅修、吸大麻为时尚,但是,他们是一边泡妞一边禅修的。在西方介绍禅修的书,大多都是迎合西方人这种猎奇、求怪的心理,把禅宗讲得玄乎得不得了。波西格却把禅宗讲得很平实,他很认真、很谦卑,你看他为了思考哲学,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在修理摩托车这样的日常工作中,他也要探究一番哲学与信仰的思考。他的信仰不虚妄、不夸耀,非常坦诚,非常入世。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人们当成偶像来崇拜的。
我特别喜欢读他在书里讲一路的旅行故事,也喜欢读他和儿子的对话和交流。你要是读过《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还能记得父子俩的对话。克里斯问爸爸:“我要是岁数足够大了,能不能有一辆摩托车?”波西格说:“只要你能照管好它。”孩子又问,“那得怎么照管好它呢?你会教我吗?”波西格说,“当然了。”孩子又问,“会很难吗?”波西格说:“只要你态度正确就不难。难的是态度正确。”我特别喜欢他们父子两个的对话。
我很不愿意告诉你,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1979年,克里斯在旧金山的禅修中心门外,被一个拦路抢劫犯刺死了。那一年,他只有22岁。克里斯是波西格和前妻生的长子。1980年,波西格的第二任太太怀孕了。他们本来不打算生孩子,但是,波西格觉得,这个孩子应该是克里斯生命的延续。于是,他们又生下了一个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