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提倡人人都是圣人,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良知行事。心里想着,而且行动起来就可以了。和朱熹学,佛学的区别之处。
朱熹学也就是国学,讲究的是先学习知识,然后实践,先读书,然后应用。格物致知,分析任何事物的原因,原理,从中找到真理,成为圣人。
佛学是从自身心里出发,静心打坐,放弃七情六欲遁入空门,将自己全身心放空,成为圣人。
知行合一学是与佛学一样,从自身心里出发,一切真理都在心中,然后还要不断的实践。
第一阶段龙场心至理,第二阶段存天理灭人欲、致良知,第三阶段四句话
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夫妻是天理,一夫多妻是人欲
书中大概内容
王阳明一路求学,刚开始是学习朱熹学,越学越觉得痛苦,后来学习道家,佛学,也是苦闷。官场上由于和政客观点不同,经常被贬。在海南那个偏僻地方,刚去的时候,很多人都担心会死在那里。王阳明一直有咳嗽病,加上地方长期潮湿,又没有医院医生,这里人生病了都是找巫医看病,他自己也决定要把命就在这。后来慢慢适应了,还和当地的土著人打成一片,教他们知识,土著人帮助他食物,其中椰子林就是他们经常聚集的地方。王阳明也是在这个时候,领悟了心至理。认为只要你认为是对的事情,就坚持做下去,不要管别人的看法。人生下来就是圣人,不需要别人教,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只要是对的,就会成为圣人。
湖南,福建等地方匪贩越来越猖獗,朝廷决心要把清缴掉。但是没人能胜任这个职位,有人推荐王阳明去,当时的丞相是归朱熹学派的,他知道王阳明的能力是可以胜任的,但担心王阳明权利越来越大,动摇他的实力,一直没同意。王阳明是个心学大师,洞察人心非常厉害,他心里明白丞相的想法。就提出剿匪之后,所有职位归还,这样才同意的。王阳明一心只想着当地的民不聊生,匪贩那么严重,他一定要给当地的居民安宁。匪贩有几个团伙,实力非常大,而且都分开占地为王。他们一点都不担心这次清缴,因为以前朝廷也来过很多次,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只要施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打发了。他们不知道王阳明是何许人也,都没听过。王阳明由于朝廷军和土匪实力差太多了,首先颁布了一条公告,只要诚心诏安的,不但不处罚,而且可以当官。这个很有用,当地的土匪其实都不想当土匪,谁都想安心过日子,都是被官府逼的,要不然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王阳明说到做到,真让其中几伙土匪当他的副将。那些不诏安的,王阳明知道要动真格的了,不打不行。王阳明每打一次,都会做好充分的分析,准备好战略后,他就安排人按照他说的打,然后自己就去教学生知行合一的心学。每次战争都是顺利归来,土匪们慢慢知道了他的厉害。其中讲了很多关于战役的过程,如何使用计谋取胜。当然他不太喜欢这种诡计,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用,还是尽量用诏安的方式。土匪清缴完成后,他也把所有的职权放弃,继续被流放。
王阳明有两个妻室,前一个逝世后才和妾在一起,这个小妾是一直跟在他身边。很长时间两人都没孩子,小妾也很有才气。终于怀上个一个,也因为天气的原因流产了。王阳明到死都觉得遗憾,对不起这个小妾。这一段写得非常伤感,让人忍不住悲悯。
落叶归根,晚年的是朝廷终于答应他回他的四川老家归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