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人公“拉拉”在第二章终于闪亮出场,但她的出场同时伴随着科马罗夫斯基的出现。这个复杂、强悍、贪婪,如毒蛇一样的老男人如影相随,在拉拉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不光彩的角色。
科马罗夫斯基律师,是拉拉已故父亲的朋友,也是拉拉母亲的保护人。
拉拉跟着母亲、弟弟,从乌拉尔来到莫斯科,母亲用拉拉父亲的遗产,买下一个缝纫作坊,留用了全体裁缝女工和学徒,一家人清淡过活。
刚过十六岁的拉拉,头脑清晰,出落得非常标致。
拉拉的母亲三十五岁,体态丰满,胆子小得出奇,对男人怕得要命。由于惊吓,张惶失措地从这个男人的怀抱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科马罗夫斯基轻易地占有了她,每次来拜访,都用令人脸红的目光盯着拉拉。
“对他来说,妈妈就是……他就是妈妈的……这个丑字眼我可说不出口。既然如此,为什么他还用那种眼神看我呢?我可是她的女儿呀。”
杜绝一件糟糕的事,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是切断任何可能性。然而故事中这位母亲却糊涂到了极点。
科马罗夫斯基应邀参加一次活动,本来想带着拉拉的母亲前往。可是她身体不好不能去。妈妈说:“带拉拉去吧,这回就请你好好照看她吧。”他果真照看了拉拉,没得说,哈,哈,哈!
令人销魂的华尔兹,只管转啊,转啊,什么都用不着去想。
拉拉始终料不到他居然跳得这么出色,那两只乖巧的手,多么自信地揽住拉拉的腰肢,不过拉拉是绝不会让任何人吻自己的,她简直不能想象,另一个人的嘴唇长时间贴在自己的嘴唇上,其中能凝聚多少无耻?
不能再胡闹了,坚决不能。不要装作什么都不懂,不要卖弄风情,也不要害羞地把目光低垂。否则迟早是要出乱子的。可怕的界限近在咫尺,多跨一步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忘记吧,别再想舞会了,那里面无非都是邪恶。不要不好意思拒绝,借口总是能够找到。
拉拉的思想斗争很激烈!接着,作者突然笔锋一转,用很长的篇幅,描写了铁路大罢工和龙骑兵对游行示威者的大屠杀。
漫长的社会斗争事件的描写结束后,又转到科马罗夫斯基悠闲生活的写照。接着,笔触开始写失身后的拉拉忐忑的心情。
窗外滴水喃喃自语,这是融雪滴落的声音。街上有人在敲邻居家的大门。拉拉没有抬头,她双肩抖动,痛楚地哭着。
截至目前,第二章还只是到了中间,这是全篇很重要的一章。
跟作者学习如何大范围穿插场景,如何象指挥交响乐一样掌控节奏,还是很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