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0 星期四 多云
家长跟孩子每天都有一定要做和一定不能做到事情。会在这些事情上发生冲突。
当把孩子培养成听家长话的时候,也会听别人的话。家长希望孩子尊重的基础上独立的人格基础的合理合作。
一、孩子的不合作行为背后
1.接纳
孩子负面感受时要接纳,共情同理心。小孩子脾气来去很快,没有计划执行,与他们大脑不成熟有关系。
孩子的应急反应机制就是发脾气。
@接纳孩子的需求:如爱,安全感,权利,独立独处、生理发展需求,成长需求等等。
@技能的需求:如打人,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情绪。另外是想和别人发出不得当接触交往的需求。
如因模仿打人而自备他,会让孩子模仿不好,好奇和探索不好;如果因为语言跟不上,生气、愤怒的时候去打人而被责备,他觉得生气,或者是这种愤怒的情绪不好;如跟别人表达社交信号被责备,让他觉得原来跟别人接触,这种意愿社交意识是不好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不见得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要知道他相同的行为背后其实会有不同的感受,要去关注。
@技能发展需求——逆反。是因为孩子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越小的孩子生理与心理发展相关很紧密。如大小便问题,对于孩子来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成功调整的需求,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从孩子害怕的角度是可以接纳的,接纳的是孩子害怕的感受,而不是行为,行为还是要做积极引导的,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达成。
成功和挑战也是人类一种本能的需求。作为孩子而言,我们需要帮他创造这样的环境和机会,让他可以有机会去成功和挑战,让我慢慢可以给他的自信,他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在不断的提升。
孩子要有适度的压力和紧张感
@孩子生长的需求:
情感认识——害羞。通过绘本进行了解,让孩子认识害羞,正视害羞,有成就感去度过。
害羞是因为自我意识到高级情感出现了。
六个月孩子出现陌生人焦虑,这是孩子记忆在不断发展。
对于孩子成长需求的认识,需要看到另外一点:孩子会活在当下的,当下的脾气反应,而父母会活在未来的。
家长想着孩子活在当下的,就能认识孩子行为,从而接纳。而父母正因为活在未来的焦虑中,不容易接纳孩子。
杜威语:教育即生长
家长关注孩子行为,更要关注行为背后的需求。
二、如何引导孩子愉快合作
1.提示信息:
@用“能”代替“不”
对提正面的要求,而非不能,不能。
可以用提醒的方法。
可以用暗号的方式。
@对事不对人
@信任提醒
2.写便条
写便条孩子是喜欢的,因为是不带吼的。
3.游戏
游戏比说教,更容易接受,用游戏把右脑利用起来,更容易接受。
不管多大孩子都用游戏,能减少焦虑和压力。
4承担行为的后果
父母有四种教育类型:
独裁型——孩子学会了生气的时候就可以跟别人用这种方式来发脾气的,甚至可以惩罚别人的。
溺爱型——这样的爸爸妈妈身上是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机会去承担他的责任。这样的孩子是没有韧性的。
忽视型——不理不睬。孩子学会用此方法应对别人。被关注也是一种需求。
积极引导型——跟孩子共情,引导孩子修好,或用零花钱买或承担事情的后果。
一方面接纳了孩子的需求,一方面坚持了原则。
孩子再遇到坏情绪 ,不会通过扔玩具来发泄了,他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去学习应对自己情绪和调整,把这个过程当中学会了成长,同时也发现对于他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可以去理解和接纳,妈妈无条件的爱是对他最大的一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