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难摆脱和折磨人的,就是一个【情】字。
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道尽尘世间纭纭众生那种深陷至【情】中难以自拔、无限痛苦的状态。
然而要想摆脱【情】之困扰,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就必须对【情】字有所了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情】乃人降生娑婆世界所必备的特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每个人身上存在的正常情志活动。只有当【情】志太过或不及时才对人产生破坏作用。
人若过度欢喜则气机运行减缓;无端发怒则气机向上串逆;持续悲哀则气机消溶;过度快乐会使气机散乱;忧愁烦恼则导致诸气聚结不散;过度发愁则气机向下行走;一旦惊恐则气机紊乱无序。
这过度与不及的【情】绪,久之会造成身心失常,进而发展成为各种疾病。如心腹膨胀、阻塞不通;如腹部及胸胁刺痛;如咽喉肿胀堵塞;如气喘吁吁、不得安卧;如五脏六腑积聚病毒,为内脏出血的血症;为身体浮肿的饮癖;浓痰与涎水交织凝结、就象棉絮薄膜(此泛指呼吸系统及肺𦛨,皆古人对疾病的称谓),诸多疾患不可胜数。
因此善于养生的人,必将万千情绪束缚而使之回归自性,这就是祛除疾病的最好良药!
所谓的【情】呀,就是人之【真性】向外追逐劳作的状态。
大凡有涵养的圣人,必将这【情】绪摄归于还没有产生之前。因此能够用他未曾发动的【情】去顺应万物而没有情绪干扰。
事情或问题过去了就结束不存,涉水而不随波逐流,就象明镜映照物体那样:
漂亮的,仅仅是物体的漂亮,不因为它的美貌与珍贵而生爱的念头;丑恶的,亦是物体的丑恶,不因为它的丑陋而生憎恨之心。
因此说:心胸开阔且大公无私,事情来了则随顺应对。
【大公】可以这么讲:纯粹是天的道理,没有一毫人的欲望和自私!
【顺应】亦可这么解释:凡事物必然有它的内在规律及法则,按照它们的规律与法则处理就没有问题了!
【定性书】说:凡人情都有其隐蔽的状况,所以不能顺应道的规律。大多由于自私而用智谋机巧。自私就不能够用无为的方式来应对处理事物;用智谋则无法以明白觉悟而顺应自然之道。
【定性书】又说:人的情绪容易发生而又难以制住的,唯有发怒为最厉害。如果人能够在发怒时突然停止他的怒火,返观内在用理去明辨是非,亦可发现外在的诱因还不致于造成破坏。但是对于道的思考已经超过一半了。
朱老夫子说:忘掉怒火则达至大公无私;观察事物用理则畅顺无阻!
这二者是用来自我返观而去掉蔽端的良方啊!
得道的人,内外均处于虚空且寂静状态,在这种寂静的状态中返观,则了无一物;虽然身体还寄居在环宇之中,而心已经超越于物我之外了!
白鬓老人说:古人说:太上老君忘掉了情的存在。不是忘掉情了,而是将情摄住使之回归自性了啊!
人若能将情管束住且让他归于自性。在儒家讲叫做收心放心;在道家称为修炼还丹;持续修炼至功力深厚,自然能够达到象佛那样如如不动了。
犹如孙悟空进了洞天福地水帘洞,呼唤众猴子说:大家快进来,进来此洞则不受老天风、寒、暑、湿燥、火的气!
覚明居士:
莫道喜怒不伤身,七情过急百病生;
凡人纵情为之役,犹陷囹圄难拔伸;
顺情百般伪机巧,上下求索舍命挣;
我字常在心头挂,道义不存理三分;
万象皆缘瞬息过,迷人执有情难清;
合我情者过亦喜,逆吾情感对也嗔;
执情忘理丢道义,争理诉讼执我亲;
情乃生命指挥棒,逆向返观得息纷;
大公无私弃用智,忘怒观理事顺轻;
太上忘情摄归性,学儒收放自如心;
炼得金丹大道久,与佛大觉一如欣!
无戒21天日更挑战训练营 RULAI333 覚明
2017年7月15日於台北【道慈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