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112)
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书中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
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景公说:“好哇!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着吗?”
我的感悟:
孔子随鲁君来到齐国。齐景公听说文化名人孔子来了,就主动召见。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
孔子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的意思是说,国君要像国君样,臣子要像臣子样,父亲要像父亲样,儿子要像儿子样。
孔子这段话很有名,后来被西汉董仲舒发扬光大成了“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文化的代表思想。其中“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纲”其实是做表率的意思,放到现在就是父亲要有父亲该有的样子,领导要有领导该有的样子。虽然️有其落后的一面,但若能做到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必将各得其所。
作为单位领导,总揽全局,对下属有足够的信任,工作布置下去后,不要指手画脚,应当放手让他做,不要死盯着过程里的各种细节,给下属攻坚克难的机会和勇气。这个就是“君君”。
员工爱岗敬业,服从安排,带着思想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去工作,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并收获满满的快乐。如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经在公司不被重用,被安排扫地。他非但没有愤而离职,反而整天琢磨怎么把地扫好,甚至还发明了好几个扫地的工具。这应是“臣臣”。
作为父母,在外努力工作,积极赚钱;在家承担责任,教养子女;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新知,让自己成长。父母成熟了,才能“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形成民主文明和谐的亲子关系,让爱在屋檐下弥漫。父慈子孝,母善子恭。这就是“父父、子子”。
当时的齐景公,虽说是齐国第一把手,但下边的大臣势力渐强。再加上他没有嫡子,迟迟不立继承人,几个庶子也蠢蠢欲动,觊觎他的王位,他切身感受到政权的不稳。
所以,齐景公听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番话,深有感触,仿佛见到知音一般,深情感叹:“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意思是说,夫子啊,你说得太好了。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这句话放到现在也不落伍。
如果单位的领导,拉邦结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大搞办公室政治,很难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下边的员工也会上行下效,见利忘义、争权夺利。必是“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局面。
家也是如此。父母吸烟喝酒打麻将,进家不管不问抠手机,甚至一言不和发脾气,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就会模仿父母,你“父不父”,我便“子不子”,叛逆、厌学、对着干,气得父母翻白眼。
子女长大,父母年老。子女对父母颐指气使、横加干涉、呼来喝去,抱怨数落;父母就会越来越像个孩子,越来越不可理喻,或者越来越低三下四、谦恭卑微。这也是“父不父、子不子”。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家不家”的悲哀局面。
可见,《论语》“颜渊篇”第十一章,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论,在今天仍有其借鉴的一面,关键看你如何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