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冲冲的拿到这本书,源于村上春树对它高度的评价,也源于似乎无数次看到过好多标题对它的评价。硬着头皮看了三分之一的时候,便扔在了一边,这是今年继《月亮和六便士》,第二本书遭此命运。在文坛如此盛名的两本书,需要硬着头皮,唯一能说明的就是我与文学之间至今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虽然后面还是继续将它读完,终觉与它之间隔着一层纱。感谢陈先生帮忙下载了2013电影,本想着等看完电影,纱会散开,所有的意义会呈现,看完后除了对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视觉冲击和“我”的口述的开头和结尾的淡淡的忧伤,再就是对盖茨比在车祸后等黛西电话的执拗感到悲哀,而到底盖茨比如何了不起,仍迷惑不解。
百度读感时,竟发现有此困惑的不止我一人,有人说是信仰,有人说它反应了美国当时的现状,也有人已经深入联系到作者本身。而与我或者我们这个时代,对于信仰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似乎无任何感受,对于美国当时的历史不了解,更无从体会社会现实。当写完这个句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它的了不起或许适用于任何信仰缺失的时代,如现在的我们。
纵使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依旧不敢轻易下笔。有人说了不起是讽刺,有人说它的文字对死亡的描写“他一定透过可怕的树叶仰视过一片陌生的天空而感到毛骨悚然,同时发现一岁玫瑰花是多么丑恶的东西,阳光照在刚刚露头的小草上又是多么残酷”都可以如此优美,我未有所体会。唯一,让我感到一本书能够接地气的是盖茨比少年时的那张作息表。
谁小时候又没有这样一份表,在这表后的另一个梦想表又实现了多少,或者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的梦想。我们向往诗和远方,又想要面包,在物欲的世界,我们慢慢迷失,忘了最初的梦想。
二十年代的美国,纸醉金迷诞生了最为奢华的时尚,盖茨比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坚守自己的初心,如何抵御外界的诱惑,我们无从得知。他最终优雅绅士的跻身上层社会,他的美国梦实现了。而我们甚至都无法成为一个看似“失败的”盖茨比。
尽管他已经看到黛西的部分真实,“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仍然坚持选择相信。那个我们一变再变的目标,显示了我们的摇摆不定,如此摇摇欲坠,脆弱易碎的梦想,在盖茨比那里如此牢固的挂在那里,如一盏绿灯,一动不动。
而我,依然不甚明白结尾的佳句: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
也依旧无法理解开头的贯穿全书的精髓: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那些优越条件。
唯深深震撼于他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