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妈聊起关于对话中“接住”对方话的过程。
这个话题抛出来就碰了壁。“这还有啥说的,哪有那么复杂?”
对话中“接住”对方的话,听起来的确就有点“精细”。一般人的确不会把这个过程拆这么细了去看。然而,要不要这么“复杂”?
老北京们聊天 ,讲究不让话落地上。能够“接住”话,是一种情商的表现。这里面包含了接话人的语言水平,也包含了接话人理解对方意图的能力,更包含了接话人在聊天中的“自我”定位与习惯。而第三点更为关键。
1.对话中的角色与接话
中国相声艺术,是典型的聊天讲故事对话方式。捧哏、逗哏,两个角色一唱一和。很多人能记住捧哏的,但换了逗哏的搭档,很多段子演出就变得没那么好听好玩了。逗哏的人讲究的其实就是“接话”的能力。
相声中的两人是分清角色的。大家按照角色分工来表现自己,观众听着就很顺当。但在日常对话中的两个主体一起沟通,就不一定都那么清楚对话中的角色了。
情况一,双方如果有职位上的上下级关系,似乎在沟通中天然存在着指导、检查、监督的关系。这时候接话的人如果充分接纳这种关系,那还好说。情况二,双方本身就是平级。沟通对话中如果没有事情本身带来的双方主导、从属关系的情况,那这就和双方的沟通习惯直接相关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95后的新生代的对话,“平等”是贯穿在他人心中的核心主体意识,接话者就不会用“角色”来定位自己说话的态度了。这也是电视里经常看见的那些有魅力的、亲和的、愿意“听”的领导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了。
2.接话的“三步”和“四步”
我试着和老妈进行了几个对话,有意在话里留出了一些挑战,老妈不做准备的直接反应,已经属于典型的“防御”了。我和老妈复盘对话的思考过程时,老妈说,那我就是就我自己的理解就说了呗。是啊,老妈说中了很多人的模式。可问题是,你怎么确认你理解的就是对方表达的呢?而往往就这样“简单”的进行下去,鸡同鸭讲的感受一定是必然,吵架也都很有可能。
在老妈给出的复盘中,从听到自我表达中,是听——头脑理解——表达观点三步。而真正能接住话,还需要增加一步“反馈听到的信息”,即“听——头脑理解——反馈听到的信息——表达观点”四步。三步到四步,不是一个简单的增加,而是增加了一个对外发出的循环,增加了一个停顿,增加了一次对方澄清表达的机会。
3.多一步到底难在哪
很多人不愿意给出这一步。直言快语性格的人,基本上不会愿意多这一步。因为“表达”的感觉已经充满了心与脑。控制欲很强的人,也基本上不会愿意多这一步。因为多一步,也许就会出现“失控”。大脑中疯狂绕着他自己的逻辑,除非是他需要信息,否则也很难主动多走一步。
谁愿意给出这一步?往往是愿意理解他人的人,避免产生误会的人,在意沟通成果和效率的人,愿意通过共识进行创造的人。
似乎多了一步,也许慢了一下,但往往慢,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