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到一小伙伴写了篇育儿情绪管理的文章,颇有同感的我忍不住点评一番,顺带附上了自己的理念和想法。没想到收到了积极的反馈,一想到此,我想为何不自写一文,供大家分享和讨论。
育儿情绪管理是管理育儿过程中父母和小孩的情绪,而孩子的很多情绪或多或少从父母那观察习得。都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有问题,应该回去找原件。所以说白了,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自我情绪管理。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经过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才逐渐习得理解了各种情绪,成为现在的自己。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在育儿中碰到的情绪问题该反思到自身情绪管理上来。
情绪先于理智发展起来,人在碰到引发情绪的问题时,情绪往往优先理智跑在了前面。若没主动意识到这点,恐怕你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意识到情绪会跑到理智前面,那碰到情绪问题最佳的方法是什么呢?当然是转移情绪或者延迟情绪。如何做?碰到熊孩子让你生气的事情,先自我跳出对话框,把注意力转移到寻求根本原因上来,找到根本原因,才会有根本解。唤起你的元认知能力,主动调节去寻根追源,如此,才会一步一步练就情绪管理的能力。
有些人之所以碰到生气的事情不生气,莫过于他看到了事情背后的原因,忙着找原因去了,哪有功夫生气。看到过一则笑话,如果你跟别人吵架,吵到情急处,你不该说“你妈死了”,而要说成“你二姨妈死了”对方会摸不着头脑接下句,你一下就扭转了局势。转胜为败。当然笑话归笑话,其中折射的道理相通,稍加转一下注意力,你的情绪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毕竟我们的大脑不能让两种情绪同时共存。
比如说你教了熊孩子寄鞋带,但是发现他每次寄的鞋带都是松,跑几步稍不留神就松了,有一次竟然把自己绊倒。你是又气又恨,明明教了那么多次,效果怎么不好呢?你后来偷偷发现原来早上送孩子上学的姥姥替孩子在寄鞋带,导致你教十几遍,孩子才练习一遍,所以你决定跟姥姥沟通后,让孩子系鞋带,不管刚开始他做的好或是不好,总归让他做,做着做着就会了,这个问题也渐渐的解决了。
因此练习元认知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关键时刻启动它,修炼的是内功。
跟猪队友在育儿理念上是一致的,认同育儿排列第一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言传身教。如果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那你自己至少要靠近那个模样。孩子都是在模仿父母,从父母那里习得各种习惯,养成各种思维。当然毕竟做父母的我们都是新手上路,摸着石头过河,河深河浅,都是在自我的实践中慢慢探索出来的,但依旧不能忘记身形一例,胜似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