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必躬亲,就是不论事情大小,不论是否属于自己的职责或义务,都亲自去做,亲自过问。有人解读为这是一种忠诚尽职、做事认真、小心谨慎、追求完美的表现,但从现代职场角度而言,这也许是一种职权不分、自以为是、高度集权的职场大忌。
《三国演义》中作为管理者的诸葛亮是事必躬亲的典范。作为军师,诸葛亮每逢重大军事活动必率军亲征,连军中二十杖的惩罚都要过问;作为丞相,诸葛亮对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职责之外的事务操心过度;作为朋友,诸葛亮还张罗着帮刘备迎娶孙权的妹妹。
是什么原因造成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做事风格?
从职场环境上看,诸葛亮出山之际,刘备才刚从新野这块弹丸之地发家不久。北边是拥百万之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集团;江东是祖业雄厚、地势险要、民心归附的孙权集团;南边的荆州可谓是交通枢纽与军事要塞,却被刘表所占;西边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益州是刘璋的地盘。从人口多寡、地理位置、国土面积、经济资源诸多方面,刘备集团都很难与其中上述其中一方相匹敌。诸葛亮就好比加入了一个很不起眼又面临敌强我弱、生死存亡的创业公司,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在团队人手不足时,难免一个人当几个人使,因此出现凡事亲力亲为的局面。
从职业动机上看,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当做自己的分内之事。这种意识实际上是一种主人翁意识,将自己的命运同集团命运相联系的意识,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提高员工对集团内部事务的主动性和参与感。因此,不难理解诸葛亮是个很有主人翁意识的好员工,积极参与集团事务,但作为一国之相,万军之师,事事亲力亲为未必见得是件好事。
从个人性格上看,诸葛亮坦言:“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从他人评价也可侧面反映其性格特质:在空城计一回,司马懿引十五万精兵到城下,见城门打开,凭借对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的印象判断必有伏兵而退兵,等到得知城中只有二千五百军,悔恨不已。诸葛亮处处小心谨慎,追求万无一失,因此对琐碎之事和细节之处操心过甚:事无巨细,都要参与决策、二十杖的惩罚,都亲自过问。
这种事必躬亲的领导风格也为诸葛亮自身、其下属、甚至整个刘备集团都埋下了隐患。
身处军师和丞相要位的诸葛亮一点也不比日理万机的皇帝轻松。司马懿深知诸葛亮是个工作劳模,从诸葛亮早起晚睡、事必躬亲、饭量减小等蜀使透露的细节中,断定劲敌诸葛亮命不久矣,因此采取“熬”的策略。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有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重要。事必躬亲使诸葛亮琐事缠身,消耗过多时间和精力,久而久之对身体造成损耗,最终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结局。
最终很可能是过劳死的诸葛亮,其实大可把一些机会让给下属。看完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佩服不已。从初次出兵博望坡、木牛流马,到死后木偶退军,每次出兵前,作为军师的诸葛亮故弄玄虚一番,将任务下达给各部门,很少和别人一起商讨谋篇布局的思路,有时连主公刘备都觉得疑惑不已。虽说出于军事保密需要,知道的人越多对计划实施越不利,但长期以此,缺乏出谋划策的实践机会的将士很可能形成思维惰性,凡事只需听吩咐,突发情况靠锦囊。下属只能作为军令执行者,对诸葛亮个人过于依赖,不利于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成长为会拿主意、敢下命令的军事之才。对于渴望自身成长的下属,甚至会与上司产生信任危机,破坏融洽的团队氛围。
从集团的发展来看,在短期内,作为通才的诸葛亮能者多劳,包揽别人难以完成或完成不佳的事务,确实可能优化事件处理结果,提高事务处理效率。但我们不得不看到,这些效益是一人之力所致,而非通过集团优化自身组织结构与流程、提升下属能力所致。一旦能者由于鞭长莫及或与世长辞离开集团,集团人才供应出现断链,很可能在激烈竞争中一蹶不振。诸葛亮临终前,对身后事做了详尽安排:一是做木偶像退魏军,二是备锦囊计应对魏延和杨仪造反。由此让人想到的,除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品质和神机妙算的能力外,还有对蜀国后继无才可御敌的担忧。从刘备集团中期与后期的人才对比来看,人才凋零确实是蜀国走向没落的一大因素。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许是深得武侯用兵之法之人,却因黄皓等宦官而无法施展才能。名将凋零与老龄化,迫使廖化年过古稀却不得不担任先锋。
事必躬亲的能者并不利于下属和组织的成长。只有及时吸收、储备、培养下属,使每个人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带来组织持久的成长。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学会分权与授权。
分权与授权不意味着对事务完全撒手不管或不负责任,也不意味着遇到负面消息时可以推卸责任。分权是在组织设计时,考虑到组织规模和活动特征,在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管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规定职责和权限。而授权则是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领导者在工作中,为充分利用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或出现新增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题、处理新增业务的权力委任给下属。从这两点看,诸葛亮似乎不太懂得各岗位职权界线,也不懂得将分内的部分职权委以合适人选。他事事能干,却带不了下属一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