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多种有樟树。它是一种常绿大乔木,也称大叶樟,能生长到10米至50米不等,很大的则需十几人才能环抱。日常人们所能见到的樟树大多数是单独一两棵,立在池塘边,高大茂盛。有些历史悠久的,人们用矮矮的土墙围住,再铺上鱼鳞似的瓷片,顶上砌上瓷砖,不经意间这儿就成了烈日下街坊邻里遮阳闲聊的绝佳好地方。
樟树有不止这么一种。马路旁,或是某个过道旁都有稀稀拉拉的一些树立着——都有蜡质的叶片儿和葫芦状的小果实。这些树不高也不大,相比较而言唯一占优势的就是多,多到经常被认为是不知名的只用来作绿化的树。
“你们来的这么早啊!”披着松紧不一的两个小辫子,身穿淡蓝色碎花连衣裙的小女孩双手叉着腰贪婪地吸入几口气,颊上微浮些儿绯红还无意下去,便急忙地说。
“没有,我们也才刚到,快来坐这儿,给你留了位置。”说话的是另一个小女孩,正扑闪着一对儿颇有神韵的大眼睛,眼睛里似乎蕴藏着无限奥秘。
女孩儿们身旁有三个男孩儿,两个蹲着,一个站着。男孩儿们扣下瓷片,握在手里,有粉的、白的和蓝的,觉得够了就爽性一片片扔出,瓷片烟花般的碎裂,留下一声声哀鸣。
男孩拍了拍手使之变得干净,指着身旁的一棵大树问“你们可知道这是什么树?”
“不知道”其余人齐声说。他圆圆的脸即刻现出得意的笑容“这是一棵樟树,已经有200多岁了。”
众人一面发出“哇”的惊叹,一面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他。另一个男孩猛然打了一激灵,急声问到“是樛枝平地虬龙走,高干半空风雨寒的那个樟树吗。”众人这会儿都望着他了。没听到回答,男孩紧接着说“我想也许是的,之前听别人这么说过,好像是某首诗里的,不知道我怎么就记住了。”
“啊~”被声音惊得转过头来的他们茫然地看着那位大眼睛女孩。女孩面带笑容的说:“我记起爷爷跟我说过一个美好的传说,说是在以前江南大户人家如果生了一个闺女,就在宅院里种一棵樟树,等到樟树成材,女儿也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媒婆如果在院外看到长大了的樟树,就知道这家有未出嫁的闺女,便可来提亲,在女儿出嫁的时候,这家人就将这樟树砍倒做成两口大箱子,里面装上丝绸做嫁妆,意为‘两箱丝绸’,谐音就成了‘两相厮守’。”
这偶然听得的谈话跨过那些时间的横沟再一次回到我脑海里来了。
说来奇怪,防里村这样一个小小的村落为何会有这样一群高大的樟树。莫不是也正如那传说所说的那般?询问一番后才知道按照防里村的古老习俗,村里每中一个进士或举人就在村口种一棵樟树,建村一千多年来,这个人才辈出的小山村就有了一大片古樟树林。古时官员经过此村,武官必下马,文官必下轿,是名副其实的“进士村”。
身临其境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它们的魅力。苍翠挺拔,枝叶繁茂,那壶嘴儿似的枝干倾倒出来的是村民们用知识酿造的玉琼,以此浇灌自己长大而又养育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对植物很有兴趣的我时常抬头观察路旁的小香樟树,每每抱有异常的兴致,却总看不了几眼。实在不如高大樟树那样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