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得”,你真的懂对方的意思吗?
当对方来一句:“你懂的”,你会心一笑,对方也会心一笑,此时两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心桥,双方可以无障碍的进行思想的交流。但是你真的懂对方的意思吗?在我们的实际信息交流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意思不明确的场景。
比如上面这个菜谱,姜、葱和蒜片都是“适量”,那么请问多少是“适量”。
在一些广告中,经常出现的词是“品质生活”,广告的目的是让你尽快下决定,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如果我们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购买该产品?”。对方给的理由是购买了该产品,让你享受品质生活。那么问题就来了,你所理解的品质生活和广告所说的品质生活是相同吗?
在比如我们在交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等我一下?”,古代小说中的“一炷香的时间”,具体是多少时间呢?其实都不知道。
上述的意思不明确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思想是由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我们的语言和文字在不同的语境存在着不同的含义。我们在对论证中的结论和理由进行评判时候,如果不能明确这些部分的确切含义,那么就无法形成理性的决策。此时需要问一个批判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哪些词语是模棱两可(有歧义)的?
怎么样找出有歧义的词语?
出现有歧义的词语的地方会很多,如果我们处处都要深究,会耗费我们很多的精力,而且会让周围的人认为我们是“杠精”。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到影响我们形成理性决策的关键词,再判定是否有歧义。
找准关键词
论证中最关键的几个组成部分是论题、结论和理由。那么我们自然要先在这几个部分确定关键词。
第一步,以论题为线索,寻找可能得关键词。
寻找哪些词或短语在论题的语境里有不止一层潜在含义。
比如这个论题:高收入是否能带来幸福感?
其中“高收入”、“幸福感”的意思就不太明确。
第二步,从支持结论的理由中寻找。
需要寻找哪些词或短语对支撑其结论的判断起关键作用。
还有两个方法来寻找关键词:
方法一:留意抽象的词或短语。
抽象的定义是:一个词所指代的对象离特定、具体的事例越遥远,它也就越抽象。一个词或短语越抽象,人们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
比如“诚实”这个词,就比“对朋友不说谎话”抽象。
方法二:通过反串判断别人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的定义。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是你采取和写作者相反的立场,那么你会不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定义某些词或短语?如果答案是肯定,那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存在歧义的关键词。
判定是否有歧义
找到了需要重点关注的词或短语后,查看这些关键词是否含义模糊,如果含义模糊可能就是一处歧义点。我们需要克服几个障碍:
障碍一:自以为懂得写作者的意思。需要避免那种与写作者心心相印的想法,帮着作者解释: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用说:“”我知道,你就是这个意思”。而是要问:“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障碍二:认为词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词语本身可能存在多个意思,而且放在这个论证的上下文语境里都能说的通。
确定关键词的含义
我们在找到关键词之后,而且认为它们的含义有点不清晰,那么有如下几种方法来确定它们的含义:
根据上下文找出真正的含义
写作者或发言者可能不会对关键词下定义,可以通过这些词语的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也就是结合写作者或发言者的背景、这一词语在某一争论中的习惯用法,该词前后的其他词和陈述一起理解。
通过寻找资料找出定义
我们还可以查找字典,通过网络查找关键词的定义。通常有三种方式来解释词语意思:同义替换、举例说明和具体标准定义。同义替换就是用其他更通俗的词来解释。举例说明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来说明意思。具体标准定义则是对词语给出来严格的规范的定义。
在对有争议的论题进行评价时,同义替换和举例说明这两种定义都不够充分,需要具体标准的定义,而且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找出这个词的潜在含义。
说想说服你,谁就负责解释清楚
如果我们设法找出并澄清歧义后,还对某些关键观点的准确含义拿不准,要么让对方继续提供信息说明清楚,要么就不对该论题的结论不做评论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