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从很小的年龄,一直很好奇的问题,甚至到了现在,年至不惑却心存疑惑,“我是谁”的问题时常会出现在脑子里。我是谁?我为什么是“我”?生命中经历的一切,是不是宇宙早有安排,而我只是按照既定的路线扮演着“我”的角色?一串串的问题不想则已,越想越迷惑。其实,几千年前,深谙人性的苏格拉底就曾经感叹:“认识自己是多么的困难!”
我是谁呢? 一次心理健康培训活动中,老师让学员围绕着“我”这一主体,用“我是……”句式阐述自己的角色。当时我是这样描绘的:我是王某某;我是滑县英民中学的一名教师;我是一个热爱课堂的英语教师;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是一个努力上进的人;我是一个做事追求极致、爱美的女人;我是一个不甘落后的人;我是一个归属感很强的人(希望有一个悦纳、尊重我的团体);我是一个耐得住寂寞、不怕独行的人;我是一个有同理心、时常感恩的人……;我是一个妻子;我是孝敬父母的女儿;我是爱孩子、却又很苛刻的妈妈;我是一个姐(妹);我是一个同事……在5分钟内,列举了“我”的很多角色。课间休息的时候,授课老师看了我的描述语,说我的自我认知比较强,是一个比较向上的人,但是从我的描述语中,也看到了一些端倪:老师笑着说,越放在前面的角色,在心中的位置就越重要。如果我单位的领导看到这份描述,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在所有关系中,我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后面才提到了家庭关系,说明平日里比较看重的是工作,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员工,但对家人关注不够。
经过老师的分析,我也恍然大悟,大脑表层的认知,不会欺骗人,足以呈现令人信服的事实。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现象呢?学习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对照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心里开悟了一点: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是和我的生活风格有着很大联系的,生活风格的形成,又和早起的生活经验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尽管当时亲戚邻居的生活都好不到哪里去。)我经常捡表姐的旧衣服穿,亲戚当中,两个姑姑家过得都不错,尤其是小姑,家在郑州,看着比我小一岁的表妹,过着优越的生活,穿着漂亮的衣服,真的很羡慕,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我的学习成绩,小姑经常会对表妹说:“你看你霞姐,学习多么刻苦,多向你姐学习!”那种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优越感,今日仍然记得。过年发压岁钱的时候,亲戚们都会偷偷多给我一点,只因为我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其实,我入学比同龄人晚一些,记得开学报名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何事父母在外地,别的小朋友有父母陪着到学校,参加“入学测试”(从一数到一百),我在一旁一遍又一遍的背着,每当有小朋友卡壳了,我都会帮忙提醒。但是只因为5元钱的“学费”,我退而却步,记得学校的老师们看着我一趟又一趟的“陪测试”,眼神里流露着惋惜。后来,记不清是什么原因了——也许是我执意要上学,大概是开学一个多月的时候,老爸从县城买了两本书(只有语文、数学课本,没有《练习册》),把我送到了学校。刚开始因为落下的课,学习跟不上,我经常被耻笑,还好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她成绩好、人也好,会把《练习册》借给我让我抄写,会教我前面落下的知识。我也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慢慢从“差生”变成优等生,同时,尝到了“优等生”的甜头,一直延续到现在。
阿德勒说“贫穷”、“缺陷”都是使得儿童产生自卑感的因素,自卑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它不是变态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隐藏着一种自卑感,适度的自卑感是个体追求优越和完美的动力。也许正是因为比他人晚上学的“缺陷”和家境“贫穷”等因素,内心的自卑感促使我比别人更努力,有了“跳农门”的梦想,有了追求优越感的原动力。又因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是符合社会利益的优越感追求,才会让我投入到追求完善、完美的过程中去,并在这种克服困难和改善自我的过程中做好本职工作,与社会互利双赢。
在《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纳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是啊,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我”的认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整体人格。我既是宇宙里一幅画作,又是画作的作者——是我自己人格的画作者,一个极易犯错的、不完美的画作者。“我”整体人格的形成,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我’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阿德勒发现,家庭教育在儿童的人格成长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养育风格对孩子的生活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真的感谢吃苦勤劳、心地善良、热于奉献、以孝为先的父母,(无论是照顾老年痴呆的奶奶,还是赡养过百岁的姥爷,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无抱怨。)因为他们的忙碌,给予我们更多自由的空间,因为他们做任何事不争不求,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奉献,因为他们允许我们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长,教育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担当,因为他们的言传身教,我们感知到了什么是真善美!才有今日我们兄弟姐妹的幸福生活。尤其是于我,感触更大!
我是谁?宇宙里的一粒尘土,却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