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清:永不言败,痴心不改“三农”情
“如果不继续做,就这么放弃,那以后任何做任何事情也会很轻易放弃。”这是王连清在养泥鳅连续失败4年后,面对亲友的质疑,掷地有声的回答。4年的实践他依旧没有掌握繁殖泥鳅的关键技术,只是他不言败,扑打下身上的灰尘,再次躬身走进“实验室”。第五年,他又失败了。第六年,正当大家都纷纷摇头,认为他无法走通这条路时,他兴奋地跑出来告诉大家:我成功了!
王连清是双峰县梓门桥镇三河村人。近日,记者在采访时与其会见,看着他瘦削沧桑,褶皱的面容,以为他至少已有50岁。聊熟了,一问,他瞪大眼睛告诉记者:“我1978年的,只是搞农业很辛苦,没办法。”说着,从手机里翻出他8年前的照片,俊朗阳光的脸庞,刚毅的眼神仿若他人。
王连清原本可以不做农业。从部队退役后,他进了广东富士康,担任培训讲师,职位较高,博士生来了也要到他这来先参训,薪水近万。10多年前,这是份不错的薪水。可繁重琐碎的工作,让他无暇顾及家庭,哪怕与妻子只是一个厂内一个厂外。后来,远在老家的父亲重病,在金钱和家庭之间,他毫不犹豫选择了离开。
“我想做勤劳致富的典范,想振兴乡村,要让乡村重新活起来。”王连清带着妻子孩子一起回到了双峰县三河村的老家。老家有山有水,田地肥沃。王连清发现当地村民喜欢把电打的泥鳅小鱼放到集市上去买。在村里卖5块的泥鳅,一到城里就变成了15块,逢年过节价格更高。
王连清觉得这泥鳅营养价值高,市场上价格不菲,萌生了要养殖泥鳅的想法。起初,他把附近村民打的泥鳅全部收购回来,放到自己的小池塘里养着。等着过年时再卖,可没两天,池塘里的泥鳅全部死了。
他不甘心,北上南下,只要听闻哪里有养泥鳅的专家,都会去拜访。可惜,大家都靠这技术吃饭,不想培养一个竞争对手。于是专家善心说个“水质”,王连清回来要琢磨三天,百思不得其解,干脆买回台显微镜,观察水中的细微世界,后又嫌清晰度不高,又高价买一台,把水中的微生物、酸碱度等琢磨透彻。从泥鳅破卵而出第一口吃什么藻类合适,到一个星期后吃什么昆虫等习性,他渐渐了熟于胸。
慢慢的,他的技术一年比一年成熟。如今,是他养殖的泥鳅的第个8年头,他养殖的泥鳅孵化率能达到80%,成活率高达70%。他成了行业内能说得上话的专家。
第6年,核心技术掌握了。可年复一年的失败,掏空了他的积蓄,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为了把泥鳅事业干下去,他游说三个老板入股,并扩大养殖基地,引进母鳅,仅凭他和妻子二人,管理近10亩池子,根本应付不过来。第7年,他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