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王小波的《对待知识的态度》一文,他认为: 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都应该学习,因为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文中说到,他在下乡插队的艰苦环境中仍然在大半夜读书做题,因为知识本身太诱人。知识使你不止生活在现在,还能生活在过去、未来,知识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趣。学习文史知识能让人活在过去,比如有文化的海德堡人,知道历史的中国人;学习科学知识能让人能够活在未来,科技的知识让人对正在发展东西感兴趣。 我对他说的“活在未来”比较感兴趣。
如何活在未来
关于活在未来,王小波觉得太专业,并没有说太多,只是举个例子说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越变越有趣,让人舍不得老,舍不得死。的确有趣,比如,最近我就用 Hexo 为自己在 Github 上建了一个静态 Blog 站点https://ftime.github.io, 创造一个东西让人着迷。
其实,我们的肉身时时刻刻都只能活在现时现世,而真正能够活在未来的是我们的思维。 我们可以思考、预测未来,从而活在未来。对此,李笑来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步骤。
你对未来有个预测;
那个预测需要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你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来行动、选择、思考;
你终将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最终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于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看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比如:
天气预报明天有雨,你相信这个预测,第二天出门带上了伞,结果真的下雨了,你因为提前带伞而没有淋湿。
这就算是活在了未来,至少是活在了明天,但是意义不大。因为这个预测的时间太短,而且即使淋雨了问题也不大。再举个例子:
在《行尸走肉》第六季里,男主角瑞克发现距离他们社区不远的山窝里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行尸,他预测到,一旦阻拦行尸的货车翻倒,行尸大军便会如同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向社区,所以他未雨绸缪,带领大家提前演习,并在货车翻倒后主动把行尸引开,让社区避免了灭顶之灾。
这样的预测以及行动,意义就很大。因为他预测到了更远的未来,他用行动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并不需要做出很难的预测。很多朴素的道理已经帮我们做了预测。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就是一个对普通人非常有用的预测--坚持积累,必有收获。
有人用数学公式来说明这一个道理,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以后进步会很大。网上流行的是指数公式。即,1.01的365次方是37.78。有人会觉得这个公式不太合理,更合理的应该1+0.01x365=4.65,但即使如此,一年后已经是原来的四倍了。
如果真坚持这样子做了,一年后必然会看到成效,那么,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也相信这个道理,甚至还开始行动了,但是只有三分钟热度,坚持或三天或三星期就放弃了。
为什么没能坚持下去?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它指的是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想象一下,你丢了2000块钱时的心情和奖金少发2000块钱的心情,丢钱要痛苦得多。失去比没得到更让人难受。
坚持读书学习,思考写作,早睡早起,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这些必然能在未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益,任何人都能预测到这一点,但是没能坚持下去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有损失厌恶的倾向:未来收益还没有得到,反正还不是自己的,但是放弃眼前的安逸享乐却让人非常痛苦。总之,诱惑太多,感性赢了理性那一面。
怎么办呢?
挣扎着转换一下思维,毕竟我们是自己大脑的主人,而非它的奴隶,不能老让它牵着鼻子走。同样是损失厌恶,我们可以用理性思考转换一下大脑对于收益和损失的理解。
当你要减肥时,吃一个冰淇淋的收益只是一种转瞬即使的美味而已,但损失的是健康而有魅力的身体。所以在面对美味诱惑时,挣扎着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减肥?想一下妥协带来的可怕后果,那么冰淇淋的吸引力也就会急剧下降。这样就能坚持下去,直到减肥成功。
多想一下大局,从而保持动力,多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从而抵抗诱惑。总之,要想办法说服自己的大脑,从而坚持下去。
对待知识,我们要保持开放学习的态度,让自己的思维活在未来,学到的东西要落实到行动上,而且要执拗地坚持行动下去。这就是我对于知识地态度。
有句话说,有人25岁就死了,只是75岁才埋。我的理解是,当一个人停止学习时,就跟行尸走肉无异了。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就是抱着封闭的态度来生活,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