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先生在1996年写文一篇《对待知识的态度》,谈他对于知识热切的渴望,和知识给他带来的力量。
他先从当知青时的日子入手,来说明知识对他是多么诱人。在那个灰暗的年代,知识本身不受重视,并不像现在社会所宣称的那样“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带来财富”,在那时那刻还坚持读书的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的“真爱粉”。
当时他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和其他知青们一起打扑克、下象棋,待到其他人睡了之后,他就沐浴在月光下,借助月亮的光线,开始了他最爱的活动:看书、做几何题。由此他认为,学习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像现在有的人把打王者农药、旅行当做生活方式一样。
然后,王小波又举了欧洲内卡河畔的一座宫堡、北京的旧城墙和计算机知识这些例子,来说明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通过“温故”和“知新”,一个人可以看见历史长河在他眼前缓缓流淌,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在为他逐渐打开。
文章最后,以罗素用来劝人们不要放弃求知时说的一句话“对于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来精彩收尾。的确,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他的眼里、心里就只有现时现世那一丁点事,过于狭窄,这样的人生不免意义匮乏。
求知真是个让人欲罢不能的东西,古往今来很多名人都表达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小时候的杨绛曾与父亲有过这样有趣的对话:父亲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杨绛说:“不好过。”杨绛父亲说:“一星期都不看书呢?”杨绛说:“一星期都白过了。”父亲笑道:“我也这样。”大文豪苏轼也曾经说过: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然而,最契合我心的还是王小波这句话:学习使我舍不得变老,更舍不得死。求知对我而言,同样具备这样的魔力,简直是我疲惫沮丧空虚时的一粒灵药。正是求知这件事的存在,我的生活和自我才都更美好。
求知为我平淡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读书二十载,虽说不是多才多艺、学富五车之辈,但我长时间的阅读、学习习惯,使得我对求知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今年7月底以来,我更是快马加鞭,在稍有空闲就读书,没有空闲制造空闲也要读书。书拿在手里、看在眼里,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踏实和愉悦。这二十天里,我读了6本书,人物传记、杂文、时尚生活、鸡汤文学都有。
别处的世界、别人的故事时而使我开心大笑,时而令人潸然泪下。我感觉世界变得多彩起来,不像之前好多年都把自己局限于眼前的小情小爱、芝麻绿豆大的琐事里。我对事物的看法由模糊到渐渐清晰,对自己的认识亦更加深刻。在我大口大口吮吸这精神食粮的营养之时,我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十年前,双眼熠熠生光,心中畅快轻松,对未来满怀憧憬和希翼,浑身充满激情和力量。像这么鸡血满格、充满活力的我,这么色彩斑斓的生活,我已许久未见。
求知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也正是因为求知,我才一改之前多想少做、三分钟热度的臭毛病,坐到了电脑面前,开始我的写文生涯,用我的双手敲下自己的世事看法、读书心得、生活中的小情绪。我一个字一个字的码,一篇一篇文章成型,如今是第18天,我写了4万字。4万字是一个微薄的数字,但对于我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告诉我,我不再是之前那个做事虎头蛇尾的女孩,我也可以很坚持很自律,然后过上想要的生活。
另外,写作过程中,我能发现自己在文字表达、知识深度方面的不足,带着这些遗憾我会刻意要求自己读书时进行深入思考。对于不太懂的,我及时百度并记下笔记。而在书看完一本又一本后,我的头脑充实了许多,对事情的看法不再像之前那么肤浅单调。读书也为写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我选主题时话题增加不少,内容不再干巴。良好的读、写互动,共同推动我一路向前。
虽然现在文章点击量、点赞数还很有限,但我更享受的是写文过程中自己的状态,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活力满满、爱读书爱写文更爱生活的女孩。而这个懂得自己要什么并愿意奋力去实现的女孩,我很喜欢。这也是求知带给我的最美的遇见。
王小波《对待知识的态度》一文短小精悍,但字字深得我心。求知可使人生重新焕发生机,已经尝到了甜头的我,将把它当做人生头等重要大事来做。生命不息,求知不止,人生无限。对于以后人生中一次次的新生机,我很期待,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