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关于韩国大型VR纪录片《遇见你》的报道——与逝者重逢,其中包含三个催人泪下的小故事。
病逝的女儿与母亲的“重逢”
一个名叫娜妍的7岁小女孩,几年前病逝。
经小女孩妈妈的委托,制作组收集了小女孩生前大量的照片和影像,通过3D建模,以及同龄小孩的体型数据,还原人物外形。使用AI语音合成技术,提取她的生前影像中的音频,复原声音。最后还有专业演员表演她的习惯性肢体动作,最终通过数据被计算机识别后,完整复原她的动态影像。
最后的重逢场景,选择的是小女孩最爱的一个公园。妈妈带上VR眼镜,看到小娜妍真的蹦蹦跳跳的跑到妈妈身边,与妈妈在长椅上庆祝7岁的生日。喝到她最爱的妈妈牌海带汤,一如既往地竖起大拇指,给妈妈一个大大的赞。
小女孩临走前未完成的心愿,终于通过VR虚拟现实补上了。
与亡妻的“重逢”
这个故事的委托人是51岁的金正秀,4年前,相爱18年的妻子因病去世。
当接到节目组的邀请时,他的孩子们是十分抗拒的,不想让才渐渐逝去的忧伤再一次卷土重来,但是怀揣着对妻子无尽的思念,他坚决地答应了这次十分钟的重逢。
场景安排在了他们居住了10年的老房子里,回到他妻子还是健健康康的年代。房屋的布局,大到家具,小到相框的摆放都尽量还原曾经生活的场景。
最终,丈夫带上VR眼镜,与妻子在两人的老房子里相拥,慢舞,仿佛回到了新婚时的甜蜜。一直不想再见到妈妈的孩子,笑着笑着流下了眼泪。孩子们抗拒的回忆,不过是那个拖着病体的妈妈,他们只是不想看到妈妈被病痛折磨。
短短的10分钟,留不住什么,亦不会真的复活。更不能妄图抵过后半生的孤独,只是这一次的短暂重逢,只想再看一看你那明媚的笑容。最后,通过VR技术,一家人在虚拟世界中留下了一张穿越时空的合影。
与现场的“重逢”
这个故事不是与一个人重逢,而是一个场景的重现。
24岁的大一学生金永均,在一场事故中不幸离世,他的母亲多次向公司,向政府讨要说法,却始终无果。
制作组把金永均的工作场景用VR模拟出来,并且邀请了市民来体验,让他们戴上VR设备,重走永均的工作路线。通过分享人物的空间体验,让大众直观感受到恶劣的企业行为。
场景是在一个昏暗的发电厂,狭窄的走廊两侧,是排列的检查窗。检视窗内,一条运煤的传送带快速通过。而工作者只能通过点亮闪光灯或手机灯来进行检查。
走你走过的路,方知你的艰苦。
这一项危险的工作,既没有遵循两人一组的原则,也没有考虑到新人缺乏经验。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通过节目的刺激,公司受到了惩罚,相应的法律也被有效推动。但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再也回不来了。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本就是企业的职责,结果却是以牺牲这样的一年轻的生命的代价来换取。
据说全球每年有上百万人,因为工作环境恶劣而失去生命。如果都以这样的方式才能换取体制变革的话,代价会不会太大了。
尽管这个节目的热度仍然节节攀升,但是对节目的争议也是此起彼伏,褒贬不一。
作为旁观者,我是流着眼泪看完的报道,边写这篇更文时还不时的抽泣着。
现实中的生离死别都是无法提前彩排的,人们在遭遇与亲人离别时,都是茫然不知所措的。
很多的话还未来得及说,很多的事还未来得及做,只在世人心中留下了一串串遗憾与久久无法抚平的伤痛。
不知道通过这样一场重逢,是否可以弥补当事人心中的那种缺失和遗憾,从而获得慰藉呢?
我们无法体会或臆断当事人的心境,也不知道这样一次短暂重逢是否能够让他们释怀。
读到这里的你,不知道又会做何感想呢?
如果有这样一次机会,你可以认真地和故人道别,你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