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无双漫谈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无双。
上个月做了近视手术,所以不能长时间看电脑,半强制性的休息了半个多月,今天咱们继续开始录节目哈。应咱们公众号的一位粉丝朋友的推荐,这回的主话题电影是2016年拿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大空头》。
《大空头》的剧本是根据原版小说改编的,背景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以片中涉及很多金融术语,很多小伙伴看不太懂。
虽然电影为了不那么晦涩难懂,还特意找了好几个大佬用非常有意思的比喻场景来解释那些比较重要的名词了,但是咱们国内的小伙伴可能还是不够了解美国整个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引发金融危机最大的源头——次贷危机,所以咱们今天就简单解读一下《大空头》到底讲的啥。
电影首先讲了房贷证券的由来,简单描述就是30多年前银行业压根不怎么挣钱,但是一个天才发明了房贷证券这个可以产生稳定高利润的产品,把上千个房贷交易打包到一起卖给投资者,银行业从此变成了万亿级别的行业,而且也让美国人民养成了没钱就贷款买房的习惯。
当时大家都认为“哪个借钱买房的人会不还钱呢?”,所以就有大量的人购买这个证券,借钱给别人买房子,所以整个市场瞬间变得非常蓬勃。
但是等到了2005年的时候,有四组人马分别发现了这个房贷证券里边有猫腻,就要准备做空它来挣大钱。
这多说一嘴电影名字,空头指的就是做空的发起者,炒股里也有这名词,就是看跌的意思。
如果你发现这个股票不值现在的钱,觉得他会跌,那就可以做空这只股票,如果股票确实跌了,你就能赚钱,而大空头讲的就是这四组人看跌房贷证券这个金融产品并且利用做空它的方式来挣钱的故事。
先看第一位麦克博士,这位是第一个发现房贷证券不对劲的人,一个小型基金的管理者。他调查这事的方式相当高级,直接找手下弄了一堆房贷交易的数据查看里面有多少不还钱的记录,然后用一大堆高级数学公式推算出来这个房贷证券的价值完全不该有现在这么高,存在着巨大的泡沫。
然后麦克就想了一个巨聪明的招数来做空房贷证券,叫做信用违约互换协议。有网友给这个招数做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就相当于你给隔壁老王买了一个车险,如果老王的车坏了,你得到赔偿。
麦克颠颠的跑去了高盛银行,一坐下就提出了这个类似于保险的方案投资了上亿的资金,如果房贷证券下跌了,银行就必须赔给麦克十倍以上的价钱。but在这之前,麦克必须每个月支付几百万美元来承担风险。
以当时的证券走势来看,下跌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就好像现在你说中国互联网市场会一落千丈,那肯定没多少人信。高盛的职员当时偷着乐坏了,这哥们相当于是来白送钱的啊,这便宜不占白不占啊,所以就签了这个协议。
这还没完,麦克还跑到了华尔街各大银行都去买了这样一份保险,什么德意志银行啊、美国银行啊,总共买了13个亿。
后来这笔投资几个月光是保费就花了几千万,但是麦克仍旧坚持自己观点而且用了自己的合同特权让其他人不能撤回这笔投资,搞得公司几乎所有的客户都发邮件来骂他。这是故事的第一条线啊,先搁在这咱们往下说后面的人。
第二组和第三组人其实是一起的,前面说的麦克博士到处去大银行买保险,这事很快就在华尔街传开了,大家都笑话说这人有病吧,怎么可能做空支撑美国经济的房产市场呢?这时候高司令扮演的杰拉德出场了,这哥们是德意志银行的一个业务经理,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也开始动脑筋了。
杰拉德本来就是精英人物,早就知道房产证券这玩意里面有很大的猫腻,正好有人想要当个空头来挣笔大钱,杰拉德就可以直接作为银行卖家把保险卖给他从中赚取佣金,并且等到房贷证券真的走低的时候,作为主要卖家的杰拉德就拥有了定价权可以赚更大的一笔。
杰拉德本来是想给麦克博士打电话的,但是阴差阳错的打到了另一家基金公司,就是杰拉德后来的买家,一个叫做马克的人带领的基金团队,第三组人马登场了。
杰拉德跑到马克这边来推销这个信用违约互换协议,因为之前跑到各大银行去销售都没成功,所以准备一个大模型解释了现在房贷证券有多大的泡沫,只要马克做空房贷证券之后肯定能赚大钱,自己也能赚一大笔佣金,这双赢的买卖怎么能错过呢。
马克团队的其他人都觉得杰拉德就是个普通的推销人员,但是马克是个特别愤世嫉俗的人,最讨厌的就是用各种手段赚老百姓血汗钱的银行家,所以他内心里一直就希望这些人出事。正好这个杰拉德给他推销的保险,就是赌这些银行家最后全破产,自己从他们身上捞一笔,非常合马克的心意。
不过马克虽然对这笔生意感兴趣,也不能盲目直接砸进去好几个亿啊,所以他就带队亲自下基层去调查次级房贷的偿还情况,眼见为实嘛。
马克先去了一个正在出售的街区,发现很多房子都空着没人住而且都是借款逾期不还的状态,因为房主还不起房贷就跑了。这就不详细叙述了,后面还有采访脱衣舞女、房贷经纪人等等桥段,主要就是表现很多人借了房贷其实是还不起的,但是银行的经纪人为了赚提成还是放贷给他们,结果银行为了能够把这些高风险的次级房贷卖给其他老百姓,就把这些风险极高的证券打包成很安全的样子卖出去赚黑心钱,而全华尔街都在默契的吹着这一个大泡沫。
本来就恨这些银行家的马克非常果断的和杰拉德做了这笔生意,并且还打算直接做空大银行的股票,其实就相当于看跌整个美国经济了。因为如果他们预期的房贷证券真的全面下跌,就意味着银行们瞬间就会巨额亏损,等同于美国经济的崩溃。
第四组人这时候也出来了,是两个从车库创业靠炒期货起家的小年轻查理和吉米。这两人也是很有天赋的类型,从只有11万的启动资金几年内就翻成了3000万的公司,虽然在金融领域只是个很小很小的公司,但是这个资金增长率已经是很吓人了。
这两人阴差阳错的也看到了做空房贷证券的消息,虽然也动心了但是因为公司规模太小没有资格做这种生意,所以这两哥们就找了一个叫做本的老顾问来帮忙,布拉德皮特终于出场了哈。本是个退休的银行经理,通过他的人脉帮哥俩搞定了ISDA协议,这就很复杂了不多说了,总之这四组大空头算是正式入场了,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开始做空房贷证券。
但是从他们开始做空的2005年起的一年多时间,房贷的逾期率越来越高,但是证券的信用评级和市价竟然也越来越高,相当于水果开始变质但是卖价却更高了。所以大空头们用来维持协议交出的保费越来越贵,几乎快要亏空了。马克就开始调查这种反常的情况是怎么出现的,结果牵连出了更大盘的阴谋。
信用评级机构收了银行的钱来评级,如果评级低了银行客户就会流失,所以像标准普尔这种评级机构都顶着上头的指示给房贷证券高评级;
同时还有一个核弹级的金融产品CDO把整个市场规模扩大了成百上千倍,一旦房贷证券从一个点开始下跌就会触发上千倍的赔率,国民和银行的财富根本都不够赔的,整个美国经济市场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崩塌;
媒体也不可能揭露这个事实,因为华尔街的媒体怎么可能去惹怒给自己提供第一手信息的关系户呢,何况是要在报纸上登出“美国要完蛋了”的标题,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捅破窗户纸引发国民恐慌的人啊。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骗局套环,终于在07年彻底暴露,从一个发放房贷证券的金融公司倒闭开始,房贷市场的泡沫开始破裂,市值开始逐渐下坡。
信用违约互换协议按理说应该开始生效了,但是这时候大银行们开始翻脸,用各种借口搪塞兑现协议的日期,什么断电啦,服务器崩溃啦。其实这期间聪明的银行都在赶紧卖出手头的不良资产,甚至还顺手做空了其他银行的证券落井下石。而没办法兑现协议的大空头们已经因为资金紧张hold不下去了,如果还想赚钱,只能把手里的协议像股票一样转卖给更有钱的接盘人。
结果这四组人虽然没有赚到预期中那么多的巨款,但是都分别得到了相当可观的回报。德意志银行的杰拉德空手套白狼赚了几千万美元;马克的基金规模比较大赚了10亿,马克自己可以赚2亿;麦克的基金规模小一点,赚了4个多亿;查理和吉米虽然只赚了8000万,但是考虑原来公司资金也才3000万,回报率也是很高了。
但是呢,现实肯定是很残酷的嘛。整个次贷危机蒸发了5万亿,结果罪魁祸首的银行们有政府救市所以没有伤元气,过段时间又把房贷证券改头换面成一个新产品拿出来卖,继续坑钱。
到这真的是得感叹一下,能用金融手段挣钱的真是聪明人,不管怎么折腾最后都不会吃大亏,背锅的还是我们这些啥也不懂的老百姓。
做空房贷证券的这几位大空头,虽然是抱着骗局最终会被揭穿的想法来做空的,但是在其他人眼里却变成了发国难财的坏人,在故事里的结局也都不是很好。
这也不多剧透了,各位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基本的故事脉络我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其他的设定和术语即便看不太懂也不太影响观看体验。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虽然是讲了很多咱们国人不太接触的金融知识,但是这就跟科幻题材一样,你把那些看不懂的知识抛开,单看镜头语言和剧情结构,也能看出这是一个有足够诚意的好故事,不然怎么能拿到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呢。
所以我还是比较推荐这部电影给各位,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故事,而且也可以拿来对比一下现在,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留给各位去挖掘想象吧。
如果你觉得无双的节目还不错,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无双漫谈表示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老规矩,在我的无双漫谈微信公众号或者新浪微博回复“大空头”,就可以拿到片源观看啦。
今天内容就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