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会吵架,连骂人都要闺蜜来教的人。
我被无数人夸过“懂事”,“任性”这个词绝不会放在我身上。
我的学长,曾经说想多听我说不开心的事。
“我觉得你太正了,很多细微的情绪都藏起来了。”
“我的小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
也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关注“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朋友姗姗和我讲过一个事,她去购物时,无论有没有她喜欢的东西,进了一家店,她一定会多少消费一点。
不然,她会特别不好意思。
我想起以前和我妈逛街时,十分不愿意试衣服,如果试了衣服不买,我会觉得很惭愧,十分抱歉麻烦店员,连连说“对不起”,像个人人喊打的耗子一样落荒而逃。
我妈不能理解,她无数次告诉我这是店员的义务。我们花钱买产品,产品不满意不花钱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我不行。
我,有很强的讨好型人格的倾向。
我极度敏感,能够十分敏锐地观察到别人的情绪,甚至经常觉得别人的坏情绪多半和自己有关,一个劲把错往自己身上揽。
我害怕麻烦别人,不好意思寻求帮助,也不想、不敢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我很难、很少拒绝别人的请求,哪怕花费自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稍微违背原则。如果结果不如意,且不说对方会不会责怪,自己肯定是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的。
电影《最强囍事》
是的,讨好型人格几乎难以拒绝任何人的任何请求,同时,他们又似乎没有任何需要别人帮忙的事情。
心理学家 Susan Newman 指出,讨好者活在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中,不停的追逐着别人对他们的认可,为此他们愿意去做任何事。
他们总是将他人的需要摆在自己之前,即使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硬着头皮去满足。(来源:网络资料)
讨好型的人,做事以取悦别人为目的,他们的所有情绪感受和安全感几乎都来自于他人的认可。
他们没办法给自己太多的自信,只能通过外界的正向评价来形成自我认知,只有当被需要、被赞赏时,他们才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注意,这和“做事需要反馈才能向前进”是不一样的)
往往是因为没有勇气做自己,害怕被人拒绝,害怕被人冷落,害怕被人不喜欢,害怕去发现原来自己不是那么完美。连自己都不敢做,不敢表现自己的想法,情绪,不敢说想说的,怕别人不喜欢。对于敏感的人来说,很容易会这样。(来源:网络资料)
他们容易丧失原则和界限,一是自己做事和生活的原则被打破;二是以此为砝码来“要求”对方高度肯定和认可,从而导致双方关系的界限被模糊化。
为什么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这些话,你是否熟悉?
都不容易。
大过年的。
别伤和气。
习惯就好。
可以,我尽量。
忍一忍就过去了。
这是我们所处的整个大环境的文化教育。
把它们翻译一下,其实就是在讲:你应该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自己的感受没那么重要;即便你做不到,也要假装做到,表面要和气。
所以,我们就有了很多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故事。
然后,人,要么会变得虚伪和圆滑,要么会变得极度讨好,即“老好人”。
电影《V字仇杀队》
但是,老好人大多时候是很憋屈的,他们的内心冲突很大,他们会不断质疑自己“应不应该这样做”,并且需要不断寻找慰藉来安慰、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受。
正因如此,他们活得很累,很压抑,很委屈,很抑郁。
甚至有不少人,因此得了抑郁症。
我是那种拒绝认识的人,就觉得我们关系裂开一条缝的人,即使他们提出过分要求,我去做了内心会很抗拒,不去做我很愧疚自责,我现在都患抑郁焦虑症了,杂七杂八一箩筐的缺点暴露无遗,难受的厉害!(来源:网络留言)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John Bowlby有个依附/依恋关系理论,Attachment Theory。
人的依附关系有四种:安全依附,焦虑依附,逃避依附和混乱型依附。
而讨好型的人,多半是焦虑依附,他会产生不可爱的(unloved)自我,会不断索要爱。
电影《午夜巴黎》
他们在童年感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
只有当他们听话时,父母才会表扬他们。如果他们所做的不合父母的心意,父母会不满、生气。当他们明显违背父母的要求时,甚至会受到责备和惩罚。
长此以往,为了得到父母的爱,避免被拒绝或抛弃,很多孩子试图变“乖”,而“乖”意味着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
他们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转而去努力实现父母对他们明确提出的、或隐含的期望。(来源:网络资料)
所以,他们学会了通过迎合别人,投其所好来获得爱和关注,几乎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要让别人喜欢我”。
讨好和友善、情商高的区别
当我意识到自己有些讨好型人格时,几个矛盾和疑惑就伴随着产生了。
“我的行为,究竟是讨好,还是情商高的体现?”
“如果我停止讨好,是不是代表我不再友善?”
“如果我停止讨好,外人说我变了怎么办?”
后来,我开始尝试拒绝。
但我还是会很愧疚,因为我需要去解释自己。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无端的内疚让我觉得自己犯了什么大错。
况且,有些人反而会得寸进尺,他们习惯了从你这获得便利,也就忘记了“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曾经是讨好型人格,后来幡然醒悟,拒绝了一次,别人就觉得我变了,由奢入检难,从此明白人不能对别人太讨好,否则对方就觉得什么都是我理所当然。(来源:网络留言)
于是,我渐渐明白有些人就是这样。
你退一步,他得寸进尺。
你忍一时,他变本加厉。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有一次,我在网上遭到了人身攻击,QQ空间的匿名秘密,话语不仅酸,还很恶毒。
换作以前的“讨好型”性格,我会不安,会想是不是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我会安慰自己,礼貌回应,然后一个人默默憋屈。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我变狂野了,怼了回去,有理有据。
这波回怼引来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有人说一定要足够刚,才不会被欺负;有人说看着我骂人特别想笑,特别爽。
还有人特意私聊我说,别担心自己是不是回怼错了,你骂回去,没毛病。
然后,我开始在这方面学会做自己。
无凭无据被怼了,被欺负了,老娘给你一二三有条有理刚回去。
如果你也能一二三回怼回来,我很欢迎。
如果不能,依旧是无端谩骂,OK,不和你玩了,我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懒得管你这种小人。
然后,我在这个困境中慢慢走了出来。
“停止讨好,不代表收起善意。”
讨好型和高情商有时候的确难以区分。
有很强的同理心,十分照顾他人感受,能够在合适的时间给出合适的帮助,永远心平气和,善于与人相处。
所以,很多人在对讨好型人格说NO的同时,似乎也在迟疑了。
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但长大之后就发现这样太辛苦了,而且没人理解你的辛苦,所以慢慢的就不再这样。我也去做我想做的事,去说我想说的话,即使身边的人都说我的性格不好了,没有以前招人喜欢了,我也觉得很好,至少我活的自由了。(来源:网络留言)
活得自由是好,但如何能够平衡二者呢?
还是回归到前面所说的:
讨好型的人,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过分憋屈和难受。
而高情商的人是有主见有原则的,对他人是包容而非纵容,友善而非过度谦卑。
搞清楚这两点,就可以在停止讨好的同时,不收起善意。
何炅,高情商代表,曾在节目里说过自己对“讨好型人格”的理解,他的“讨好”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并非是指把“让别人开心”当做自己唯一的目标,而是让自己开心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好别人的情绪。
他足够自信,也足够有能力让别人和自己都舒服。
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
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
其实,讨好型人格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毕竟它和“情商高”之间也就隔了一条河。
每个人都会多少希望被别人认可,只要把这个度调整好了,就好了。
1.与自己对话,认识每一个自己
前两天看了一个博主的视频,她说:“怎么我接广告了,大家就不喜欢我了呢?是因为我暴露了我在生活中有时候也需要钱吗?”
很诙谐的说法。
确实,现在的网络和各种社交软件,让大家的“评论”、“八卦”成本变低了,各种声音也就随之而来了。
这个时候,我们很难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所以,如果想要变得自在,不妨先跳出别人给你划的方格子。
我开始学习认识每一个自己。
天真的自己,善良的自己,贪婪的自己,自私的自己,懒惰的自己……
当我觉得情绪感受不舒服时,我能很快知道此时的我是哪个我,能找到根源,对症下药。
把对他人言论的过度关注,调整回关注在自我身上,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也敢于大方承认甚至“炫耀自己的优点。
2.保持前后行为的原则一致性
我之前会帮一些同学修改简历和PPT,有的付费,有的无偿。
其实这是一件很让我苦恼的事。
无偿吧,对那些付费的同学来说不太公平,况且我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一个两个没关系,量多了实在忙不过来。
付费吧,似乎说明交情没那么好,可能对方认为举手之劳的事,反而变成我笑嘻嘻着在赚黑心钱。
于是,有付费就付费,没付费的也就算了。
我和朋友导师提出过这样的疑惑,他给出的回答是:
只要你开始建立自己的原则,并且无论对谁都能够去执行,那么就算一开始别人会对你有意见,但是时间长了,别人多和你接触几次,就会知道,“哦原来这是她的原则和底线,这个我是要遵守和尊重的”。
于是,我开始建立自己的原则,并且适时公布这条原则。
我开办了一节求职付费课,价格不高;然后在朋友圈里“声明”:付费是希望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也希望付出能有价值回报,以后我会更专心在个人提升上,大家若是想咨询,走官方渠道下单即可预约时间啦~
我问朋友,我这样会不会显得很爱财了呢?
“用自己的价值来赚钱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既然要建立原则,还管那么多外界看法干什么呢?”
综艺《拜托了冰箱》
3.学会机智且妥当地拒绝不合理请求
不好意思拒绝,但是自己又不喜欢、没有足够能力做某件事,到最后没做好,反而会让人觉得你虚伪。
所以,我们要学会拒绝,在有余的情况下帮助别人。
但是拒绝不是硬生生拒绝。
我个人这两年尝试做的一些拒绝通常都是先说明原因,表达歉意(非谦卑、愧疚),然后如果这件事我还能帮上其他的,我会再主动提出可以对接什么需求。
这样拒绝人,对方基本都能够理解且尊重,不至于闹僵。如果还能主动提出其他的帮助,甚至会感激 ,而非像以前一样我做太多反而吃力不讨好。
学会勇敢地让自己不舒服的,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说“不”,不让别人的情绪影响自己,不因此产生愧疚的心理。
4.被欺负了可以适当回怼,不要憋屈
其实中国人讲究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的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但是,有时候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大人在教我们这句话的时候,没有教我们具体情境。
我可以在很多时候退一步,但抱歉,在受到人身攻击、无端漫骂时,我不能;如果以后,因为软弱,家庭、团队、朋友被欺负时,我亦不能。
这也算是建立了自己原则和底线。
所以,没必要忍,没必要自己委屈。
骂回去,不代表没素质。
不带脏字、有条有理地回怼一次,然后,这事拜拜,不管你再说什么,我都置之不理。
这个时候,我才能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才能继续干自己的事,安然自在。
电视剧《延禧攻略》
5.提升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
前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位小姐姐,肤白貌美,事业成功。
我们办了一场活动,会后她为大家开了个高档餐厅的包间,自己有事不能过来。
一个朋友和她说,十分感谢她的大方,下次他请回来。
她k说:“好啊,你敢请,我就敢接。我们不怕接受对方的馈赠,因为我们知道能还得起。”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在他们的对话中,我突然明白是这么个道理。
害怕别人的馈赠,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好而过度自卑,过度有压力,其实更多是因为自己还不够优秀。
过分受宠若惊,其实是害怕还不起。
讨好型人格的人,因为缺乏自信,容易将自己摆在“弱势”地位以寻求安全感。
如果有人无条件地爱你,你就会勇敢很多。
所以,在我们的成长、修行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我价值,增强个人能力,并且以此树立自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的时候,当我们可以发自内心的欣赏自己的时候,我们就更有能力以一种高贵、真诚、勇敢的姿态,充满活力和爱心地面对我们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一个他独特的价值,在他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中,他有可能是张牙舞爪的,他有可能显得很笨拙,但是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的话,那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你吸引来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赏的人,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来源:网络,蒋方舟参加《奇葩大会》时所说)
是啊,“先取悦自己才会因自信而生出更加真诚的温暖。”
电影《初恋这件小事》
让别人舒服,但也别委曲求全。
自信善良地生活,骄傲但不自大,谦虚但不谦卑。
任性一点,不要因为别人的情绪和喜好让自己愧疚。对于本就拥有的东西,坦坦荡荡地引以为豪。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