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篇》 主要以经筋为主线介绍了经络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并对经络辨证和辨病的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故篇名"经筋"。
经筋是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分别为:
足太阳之筋 足少阳之筋 足阳明之筋
足太阴之筋 足少阴经筋 足厥阴之筋
手太阳之筋 手少阳之筋 手阳明之筋
手太阴之筋 手厥阴之筋 手少阴之筋
本篇主要叙述了足少阳之筋的循行、经筋的发病、病证特点、病名和治疗原则。
【足 少 阳 之 筋】
【原文】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具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译文】足少阳胆经的筋,起于足第四趾端,上行结聚于外踝,下沿胫骨外侧,结聚于膝部外侧的阳陵泉穴。其从外踝分出的支筋,别走外辅骨,上走髀部,前支结聚于伏兔处,后支结聚于尻部。其直行之筋,向上行至胁下空软处,再上走至腋部的前缘,横过胸乳,结聚于缺盆。又一直行之筋,上出于腋部,贯入缺盆,出足太阳经筋之前,沿着耳后,上至额角,会于头顶,再下行至下巴,上结于颧骨部。由此处分出的支筋,结聚于眼外角,为眼的外维。
足少阳经筋循行路线:
足小趾次趾→膝→髀→季胁→腋前→缺盆→耳→额角→巅→颔、頄→目
足少阳之筋常见病变区域:
足腓侧及外踝筋区、膝外侧筋区、大腿外侧筋区、臀尻筋区、腋胁筋区、鼻目筋区、头部侧筋区。
足少阳之筋常发生病症:
足第四趾转筋,牵引到膝外侧也转侧,膝关节不能屈伸,膝窝中的筋拘急,前面牵引髀部,后面牵引尻部,向上牵及胁下空软处和软肋部疼痛,再向上牵引到缺盆、胸、乳、颈等部位的筋都感到拘紧。如果从左侧向右侧的筋感到拘紧,右眼就不能睁开,本筋上过右头角,与蹻脉并行,左侧的筋与右侧相连结,所以,伤了左侧的筋,右脚就不能动,这叫做维筋相交。
治疗方法:
治疗时采用火针法,不用迎随手法,以病愈确定针刺次数,以痛处作为腧穴,这种病叫做孟春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