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悲剧,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毁灭给人看”。忘记是在那篇杂文中鲁迅先生有过这样一句话,在今天我想把它做为《芳华》的观后感。
有人说芳华是暖的,有人说它是对那个年代的致敬,有人说这是一部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才能完全看懂的电影,有的人因一场战争而泪落,有的人因一段舞而着迷,而我执着于它的好评与文艺走进了电影院,而在看的过程中感受到一阵阵悲凉。
刘峰的善,被当作理所当然,大家对他的活雷锋也许并不只是真正尊重或许还存在那么一些调侃,他怎会如此好,好到没有一丝人间烟火味,他是否就该永远如此无私无欲无所求,于是在所谓的“触摸事件”发生后,人性的丑陋一面便在无限的展现,它们成群结队的出现,仿佛不加入这一场批判的狂欢,就不是这个集体的一员,为了获得集体的认同,个体抛弃了是非,而令人最悲哀的心痛是多年后的他们,面对残疾带些落魄的刘峰并没有足够真诚的愧疚和忏悔之意,甚至于对于那场改变命运的触摸事件都可以再拿出来调侃和嬉戏。被下放伐木连甚至参与一场战斗的刘峰,面对战友深陷泥潭自己无力救出时的崩溃,面对牺牲战友选择留在原地仰望天空的无奈,副指导员说你是想死,是呀,只有死了,他就真正的是英雄了,死去的英雄没有任何的污点,可以被歌颂,可以被传唱,或许他的事迹会被他所深爱却也改变她命运的那个女子林丁丁所传唱,那一个我想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是我们用言语无法所描述的,那一个他是否在期待他们内心的忏悔和歉意呢,不得而知,而我在那一眼里看到了悲哀。
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在那一场事件中唯一记得刘峰的善的或许只有那个一直被排挤,一直被欺侮的胆小懦弱却也隐忍固执的姑娘何小萍吧,对于军装事件我曾是对她不喜的,为何开口借又为何选择了撒谎,但是没有经历过她的成长历程的我们无法体会她的心境也无从指责,以为逃离了家就是逃离了被欺负命运,谁知却掉进了更深的坑,不管发生什么她都选择忍受,坚持,或许对于舞蹈她是真正的热爱吧,即使疯癫痴傻却在听见音乐也可翩翩起舞,而直到她所感受到的唯一的善意,最大的善的传递者被下放时,她用她独有的方式反抗,以至于也被处罚下放,多年后精神崩溃的她以观众身份重回文工团时,那些昔日的战友所展现出来的更多只是好奇是嬉戏,对于那一句一直想成为英雄终于成为了英雄却跑去了精神科,那一句话的淡漠与玩笑不知道是不是本身带着一种嘲讽,让人心凉了不少,那种深厚的战友情,在何小萍与她的这些舍友间仿若不存在。那一刻,比对于舞台上他们的表演我宁愿欣赏何小萍穿着病服在草地上的独舞。
芳华,是一代人的芳华,有战友,有嬉戏,有舞蹈,有爱情,有他们在那个巨变和快速发展的世界中懵懂的前行和追求,而这似乎与刘峰和小萍无关。
回忆,总是美好的存在,会在不经意间美化了所有,而在刘峰和小萍的回忆中是那一位位永远停留战场的战友和那一句果丹皮是什么味道。
镜头的最后,停留在两个人的依偎,故事的最后是那一句“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谈笑如故,但是不难看出岁月对每个人的改变和难掩的失落。而唯独刘峰和小萍,虽然话不多,但可以看到他们的那种知足。”仿佛是通过穗子之口,他们和这个世界的和解。只是不知道在再见之时是否意识到曾经的他们伙同岁月、时代和集体无意识的恶意,辜负了一个真正的好人呢。
人性的善与恶,美好与丑陋,就在那个特殊年代背景中以一种浓郁的色彩和独特的笔触来呈现,对于人性,做为芸芸众生中渺小一员的我没有任何立场来解读,只愿所有的善良都终究被善待,愿所有的岁月都可平静回头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