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画画,
他死去。
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
——波德莱尔 《麦田里的乌鸦》
苦难生活与狂热的绘画
看电影《至爱梵高》,从画面看,犹如欣赏各种高端油画艺术作品,从情节看,感觉有点像悬疑片,以追踪梵高的死因为主线,展现了他的绘画生涯。
当我读完梵高自传,进一步了解了,造成梵高的悲剧其实主要是人格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一个绘画天才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然后,最大的感触是,对梵高来说,活着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梵高的一生如此短暂,活着的生命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依稀闪着光芒,无人发现,死后却大放异彩,倘若地下有知,他该很欣慰吧!
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弟弟提奥,最重要的事情是画画。
弟弟不仅给他生活的支撑,也是他精神上最重要的支撑。
在跌跌撞撞,屡遭挫折的人生中,他终于找到自己的所爱,开始为绘画奋斗。在八年的时间里,他的生活穷困潦倒,严重时几天没饭吃,他的人际关系一塌糊涂,除了不离不弃的弟弟提奥。
成为弟弟的拖累,这种内疚感其实无时无刻折磨着他,然而,对绘画的激情却能使他忘却残酷的现实,忘却内疚感,创作出一幅幅伟大的作品。
灵感枯竭的痛苦,对他来说甚于生活的困苦。因此他不修边幅,宁愿头顶大太阳,把自己晒焦,晒干,疯狂地去进行绘画,困苦反而激发出他创作激情。
一方面渴望摆脱生活的困窘,一方面,生活造成的痛苦又赐予他灵感,他就是如此矛盾。
梵高创作的最后一副油画是《乌鸦群飞的麦田》,当时的他,精神极度不稳定,在这幅画中,依然是特有的金黄色,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更增加了压迫感,画面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
乌鸦似乎是一种不祥的预兆,精神已经到崩溃边缘的梵高,预感到自己应该向这个世界告别了。
第二天,他站在这块麦田里,把枪对准了自己。
绘画是他一生的事业,比他的生命更重要,他要以一切来捍卫它。现在他连自己的神志都控制不了,活着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了。
弟弟陪伴着痛苦煎熬了两天的梵高,送别了只活了37年的哥哥。
天才与疯子仅一步之遥
梵高的精神问题既有器质性原因又有精神性的。他的医生诊断为,颞叶癫痫造成精神行为不正常,他听到耳边有人说话,觉得餐馆女侍在汤中下毒,属于幻听和被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梵高前面有一个死去的哥哥,为了纪念,父母给梵高取了同样的名字,梵高活在哥哥的阴影中,无意识中承载着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他与其他弟弟妹妹相处不和,除了弟弟提奥。虽然他自小孤僻、冷漠、敏感,但他的心地非常善良,自己穷困潦倒,还愿意帮助别人。
成年后两次失恋,对他的打击很大,他再不能够发挥自己正常的社会功能去工作,一次次受挫,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
他把全部的激情投入到了绘画中。
他邀请画家朋友高更同住,一起作画切磋,渐渐的他们之间因为不同的观点而产生争执,梵高变的焦躁易怒,出现吃颜料煤油等怪异行为,疯狂之下把自己耳朵割了下来。
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没有一个人能忍受他,甚至他亲爱的弟弟最后也苦不堪言,但依然为他购买画画材料,全力支持他。
精神不断受刺激,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也把他拖入痛苦的深渊。
与社会标准差异太大,注定是孤独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像是两个极端,对梵高却是一步之遥,没有中间的平衡状态,这个平衡状态便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荣格说,心灵中各个方面的成熟度差异很大,天才在某方面表现突出,在另一方面有可能是缺陷。很多时候,天赋的发展与整体人格的成熟呈反比。
梵高忍受着内心分裂的痛苦,要让自己像一个普通人苟且地活着,不那么简单。
他只有不断地逃,逃到他的麦田里,向日葵里,绘画里,他才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这时的他可以忘记一切,穷困、疾病、嘲笑。
梵高经历了短暂而痛苦的一生,他的辉煌却是在死后,也许,创造出最满意的作品,然后死去,对他是最好的选择。
但愿,在另一个世界,梵高可以安歇,可以告慰,自己曾经活过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