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虽然是罗马的内战(也就是恺撒派和支持元老院派的庞培派之间的战争)虽然成为内战,但是战事的范围则涵盖了地中海周边,彼时罗马帝国的行省、同盟国。包括了现代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埃及、以色列、叙利亚以及突尼斯等等。
内战初期,庞培为什么会选择出逃罗马,因为相比恺撒,地中海的行省或者同盟国都是庞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属于庞培的地盘。庞培有绝对的信心在这些地方打败恺撒。
恺撒内战的策略:
恺撒追击庞培的内战策略完全不同于恺撒八年年高卢战:高卢战中的敌人是高卢人、日耳曼而和布列塔尼人。恺撒跟这些民族战斗是为了国家利益,目的是为了让国家的防卫线拉至莱茵河。而内战中的敌人是罗马同胞,旨在为罗马帝国建立一个秩序。因此内战中恺撒尽可能得避免流血战争,不屠杀俘虏、不把俘虏贩卖为奴,而是把庞培派的俘虏释放为自由人;也尽量避免掠夺城池,而是尽力于当地居民达成和平协议。恺撒是所以这么做是不希望因为改革而出现类似苏拉大屠杀的流血事件。
内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庞培出逃罗马到希腊、都拉斯战役、法萨卢斯大决战,到庞培出逃埃及死于亚历山大港。恺撒的《内战记》以庞之死为内战的终结。
决定性的战役法萨卢斯会战之后,恺撒在追击庞培的同时,选择陆路意在收复曾经是庞培麾下的东方诸城邦。同时借助法萨卢斯会战的胜利,战败的庞培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吃了闭门羹,只得在北非和埃及之间选择逃亡地。最终选择了埃及,没想到葬身于埃及。
第二阶段:埃及的亚历山大战役和北非的塔普苏斯会战。塔普苏斯会战的胜利,庞培派彻底失败了。公元前46年,内战终于结束了。
写在后面:恺撒的措辞心理战,一言扭转乾坤
读这部分除了赞叹恺撒的军事和政治能力,实在佩服恺撒洞察人心的能力和措辞能力。
征战北非之前,恺撒的主力军团之一的第十军团再次罢战。当恺撒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问士兵们想要什么?士兵答:退役。
恺撒直接说:准了。并发布演讲:乡亲们,我恺撒一言九鼎,在我及我的士兵们得胜凯旋之后,各位的饷银及其余奖赏定会如数给付。在此之前,请乡亲们到安全的地方静后。
一直被恺撒热切对待的“战士们”,变成了“乡亲们”。士兵们原本只是打算提高军饷,结果听到恺撒的“乡亲们”立马忘记了罢战,提高军饷,一边流泪,一边高喊,“我们要重回军队。”
恺撒说:文章好坏,取决于言辞。
恺撒仅用一言,便扭转乾坤。
恺撒的确是用辞高手,有名句:我来,我见,我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