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Y:老师,很多人说爱,但能明白真正的爱是什么吗?爱,到底该怎么理解,我也表达不出来。
MK:爱是超越语言的,语言的表达是有局限的,所以用语言表达总是会顾此失彼。而且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认识、看法、感受、体悟。没有哪一种认识、看法、感受、体悟可以作为唯一正确的标准。从某个角度也可以说,爱就是生命本身,当生命认知到自己就是爱本身的时候,潜藏在生命之中的爱与智慧就会逐渐觉醒、成长、升华,成为照耀生命的光明。
PY:老师所说的这种感受,我好像有一点点感觉到。不过还是很粗浅,在表层。我只是才从以前认为,爱就是别人给的角度转换了过来,在自己心里开发了一点出来。朋友说缺爱,爱没有回报,这个世界就是没有爱。我告诉她爱在自己心里,她也体会不到,我也说不清楚。
一个人心里没有本自的爱,别人给的,不知道会不会感受到。或者,这种所谓的爱是不是会因外界变化而心里变化。她们又说要爱自己,爱自己的方式又是什么?给自己买好衣服,好吃的,然后是对自己好了,但怎么又觉得这种对自己更好了,好像是在对家人,对对方有点不闻不问的基础上,还有点变得自私自利了。因为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合适的回报。这种对自己好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偏了。我理解的对自己好的方式,爱自己的方式,好像对别人都不适用。老师觉得,对自己好的方式,比较好的是什么?
MK:对自己好的方式,是自立,自信,自强,自省,自觉,不断升华自己的生命。希望获得回报的爱,本质上不是爱,而是欲望,是索求。
PY:一个人首先应该明白自己要的是爱还是欲望。
MK:如果一个人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爱,就会一直把欲望当成爱。有一种爱是比较容易体会到的,即母爱。当母亲无私地爱孩子而不求任何回报的时候,这就是爱,不是欲望。
2
问:老师觉得儒家的修行仪轨是什么?道家呢?老师看看我现在什么状态?有没有什么建议?我学什么都学个表,好像有点乱,又学不深入。我想学深入一点,无论儒家文化,还是到家文化,都领悟不了深,读书很多地方也读不明白。只在表面上转圈圈。
答:
儒家修行的仪轨,在《大学》中有所阐述:即以明明德和亲民为纲,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步骤,同时按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内修方法进行训练。
道家修行的仪轨,比如经常听到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就是一种道家修行的方法。道家的仪轨非常多,不同的门派修法也不同。
建议您可以读读《雪漠智慧课程》,在这本书中,非常好地结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智慧,以儒家为基础,道家为升华,佛家为超越。相当于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
另外,您目前也可以继续阅读《空空之外》和《真心》。
儒家文化,侧重于人与人的关系,以仁为核心;道家文化,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道为核心;佛家文化,侧重于人与自己的关系,以觉醒为核心。
您目前已经基本学会了待人以诚,待人以仁,并学会了尊重自然大道,一切问题都以自己为根源去寻求解决之道,这为后续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的功课,您可以继续深入学习道家智慧和佛家智慧,然后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训练。等把这些都学透了,然后再去学习儒家智慧,那时就会有完全不同的体悟。最后这三种智慧会融会贯通于您的生命中,再也没有彼此之分......
3
问:老师,分别心太重,该怎么办?我觉得修行很难。越修越折磨人,毛病越来越多。有时候我有信心,有时候很泄气,心灵很受折磨。最近我觉得在桥上走路,一会掉水里,一会又爬上来,又掉下去,又爬上来……一会儿我清醒了,然后又迷惑了,又清醒,又迷了……
一会儿看到光,一会又是黑暗,做事没心情,大多数时候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很想发火,扔东西,放纵情绪。可真决定发火时,又没火了,整天就是看自己不顺眼。说不清道不明,心里经常一片混乱……
答:在修行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在清理负面能量和习气的过程中,负面能量和习气的发作是自然会出现的,这时最重要的是坚定信心,保持正念,同时不要正面抗拒和压抑,而是学会静静地观照,任其自然而来自然而去,只要坚持这样训练,负面能量和习气就会得到释放、消解。要坚持读书,不需要刻意指定书籍,只要是承载大道智慧的书,都可以读,读雪漠老师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同时坚持做静心训练、观心训练。
一定要明白,所有的情绪都是无常的,就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不可能长久的,因此不要被情绪欺骗,要把注意力放在观照本身,加强对观照的训练。而训练观照,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就可以了,就是不管情绪如何变化,都把它当成客人,只要客客气气地看着它就好,不要做任何的评判和定义,也不要对抗,当然也不要故意放纵它,就是静静地把它当客人看待就可以了。它不是你,你也不是它,它只是来你的心里闹腾一阵,只要你不跟它纠缠,它也就灰溜溜地溜走了。
相信自己,您是好样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