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明的少年时期立下了他的志向。
而为了完成他的志向,他去请教当时很有名的一个大学者,叫做娄谅。
娄谅对他说:圣人必可学而至。就是圣人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达到的。
但是他的父亲以及他的老师也想让他去多学习,那为什么王阳明听从了娄谅的建议,而没有听从他父亲,老师的建议呢?他父亲,老师与娄谅有什么区别呢?
他的父亲,老师仅仅是让他去多学习,然后去及第,做官。但是娄谅不一样,虽然娄谅也同样让阳明去学习,但是目的不一样,娄谅让他通过读书,为他找到一条道路通向他的圣贤梦。
而王阳明之所以接受了娄谅的建议而不是父亲,老师的原因是他意识到成为圣贤路上是无法绕过儒学经典的。再加上娄谅并没有否认掉他的圣贤梦,反而是支持他,而他的父亲与老师想让他达到的仅仅是做官,而王阳明的志向在父亲那里就是被否认的。
所以阳明就开始去学习朱熹的格物。
在他跟随父亲去到京师之后,就借着官署中的竹子开始格物。
但是阳明格竹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给累倒了,却并没有格出任何道理来。这对王阳明的圣贤梦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于是连他自己都说“圣贤有分”,成为圣贤是需要天分的以及强壮的身体。
那阳明的做法是遵照宋儒的格物之学吗?
并不见得是。
朱熹的格物之学,其实是用内心去感受外在的事物所含的道理。但阳明的做法并不是这样。他像是把包子掰开就看见里面包的是什么馅儿一样,把这个“理”物化了,所以才导致他盯着竹子看了7天,也没有看出来什么道理。
格竹这个事件对他造成打击,导致他对朱子之学产生了疑问,这个疑问并不是针对朱子的学问本身,而是针对朱子的学问能不能帮助自己到达他的圣贤梦。
所以在这条路失败了之后,他就开始去寻找另一条道路。
恰逢这个时候,皇帝要推举将才去边关,于是他就开始学习兵法,想要去报效国家,更是想要通过兵法这个道路抵达他的圣贤梦。
而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说到,王阳明的志向在于内心中的理,而并不是在于外表的术。
但学习兵法,学习骑射,看起来就是术,那为什么王阳明还会去追求它呢?
其实他去做兵,并不只是去做勇往无前的大头兵,而是想要去做有韬略统御之才的“军师”。所以,“术”的背后其实也有志的支撑。
而且我们说过成为圣贤首先要立己,然后要达人。而去边关做兵,无疑是一个达人的举动。
但是在他的父亲看来,武术只是一个耽误学习的绊脚石,所以想都不用想,父亲定然是不会支持阳明的。
但是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在划界,看似是在帮助他的孩子,为了他的孩子好,其实反而是让他的孩子狭隘了。
那武术的这条道路也不通,所以他要去寻找另一条道路。
他去学习辞章。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写文章只是在写一些华丽但是空虚的文字,只是外在的,但并没有练习到他的内在。于是他去求师求友,但并没有求到任何的人为他点拨。
有一天他读到了朱熹为宋光宗上的疏,豁然开朗。因为朱熹说道:学习要循序渐进。一个领域学习完之后再到下一个领域。王阳明就后悔了,虽然他之前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博”,但是却并没有遵循“循序渐进”这个做法。于是他就开始去试着按照朱熹说的循序渐进学习。
但是这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结果,他还是无法把这个东西和他的圣贤梦结合起来,也就是他并没有把两者融合。
所以他又把自己给悟病了,更加让他觉得“圣贤有分”。
所以他就又换了一种思路,决定去养生。不仅是帮助他恢复自己的身体,也是换一种思路去看看能不能达到自己的圣贤之梦。
那说了这么多,青年王阳明的特点是什么呢?
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放弃。
可以明显的看到王阳明为了追求他的圣贤之梦,不断的在寻找路径,但是却不断的碰壁。但在不断碰壁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他的圣贤梦,反而是转向去寻找另一条通路。
所以这证明:立志,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它是你真正热爱的东西,而这个志向一旦立下就不会的轻易改变,同时也会为了自己的志向去不断的努力。
那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立志的重要性,以及去为自己的志向努力的重要性与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