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逻辑推理
分为,点线面三个部分
点就是一个线索点,任何与高血压相关的都算,可能是偶尔一次测量比较高,也可能是某些症状,头晕,头疼,心慌等。
只要我们听到这个点,就会抓住不放,顺藤摸瓜的追问所有和高血压相关的线索点,并试图把这些线索点串成一条血压发生发展的线。
线索点很多,包括:有没有高血脂,糖尿病,父母有没有高血压,抽烟?喝酒?熬夜? 吃饭口味重不重?工作压力大不大,所有这些,都是和高血压相关的线索点,也是风险点,每多一个,高血压的概率就增加一分。
第二部分,证据明确
血压测量分为三种:诊室血压,家庭监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诊室监测,一次不行,4周内来医院测2--3次,只有每次都达到140-90 才可以确诊高血压(我靠,我去年就92--140 我还以为没事呢,结果耽误了一年,现在变成 120-180了,看到这篇文章的亲,如果身体有不适,一定第一时间去检查)
居家测量:很多临床研究都表明,居家测量的准确性还要远远高于诊室测量。
建议:像体温计一样,每个家庭都要备一个电子血压计,不贵,有中国药监局认证的,上臂式,就行。
(坏了,我买的是手腕式的,也没注意有没有认证,一会重新买一个。)
怎么测呢?
1, 半小时不能抽烟喝酒,或者咖啡,安静3-5分钟才能开始。
2,在一个安静的没人说话的屋子里,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在地上放平,不能翘二郎腿
3,袖带下方要绑在肘部以上,而不是绑在胳膊肘上,试一下松紧,绑好的袖带下方刚好能容许一个手指头,肘部,心脏和血压计在同一个高度。
最后,单独一次是不算数的,而是要连续7天,每天早上晚上分别两次,每次建个一分钟。最后剔除第一天,剩下所有结果的平均值就是你的血压了。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这是当下高血压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全世界公认最精准,最可靠的方法。
(我在医院就是佩戴的这个,个人感觉,也不是很准)
就是全天候的监控血压,医院会给你一台随身佩戴的小机器,带上之后,每15-30分钟自动测量一次血压,第二天,机器还给医院,你就会的得到一份动态血压报告。
三个重要数据,
1是全天的平均血压 130-80以上 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2是白天的平均血压 135-85以上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3是夜间平均血压 120-70以上可以确诊
三个标准达到一个即可判定
第三步,推测风险
小于120-80 正常血压
大于等于120-80 小于140-90 成为,正常高值,这是预防高血压的最佳时期
(我去年就是这个值,自己没当回事,错过了。 错过了。)
大于140-90 小于160-100 称为 一级高血压,这是我们逆转高血压的黄金时期。
大于160-100 小于180-110 是2级高血压
一旦达到180-110 就进入了三级高血压
(我的天呐,我竟然是最高级别)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收缩压和舒张压属于不同级别,以高的级别为主。
通过对高血压的分级,以及其他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造成的器官损害,合并的临床疾病,可以综合判断一个人的心脑血管的风险是低危,中危,高危,还是极高危。
关于这个判断表格,附在了文稿最下方,我们后面谈到治疗,无论是药物还是非药物,都依赖这个风险等级,这表格非常重要。
(我也看不懂,只管附在下面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