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听,试试这样说
1.用“我知道”代替“别闹了”
简简单单的“我知道”三个字,意味着接纳和共情,让孩子感受到了理解和爱。
这样的方法,远比一句粗暴的“别闹了”要管用。
2.用具体感知代替空洞说教
很多时候,用事实说话,让孩子亲身感受,比一万句苦口婆心的道理都管用。
3.用轻松幽默代替严肃枯燥
化解沟通危机,使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代替严肃枯燥的说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人说,在亲子沟通中,你有多对,就有多错。
因为孩子需要的不是空洞的道理,而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交流。
愿所有父母都能用智慧和爱,跟孩子的亲密沟通。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父母需要有3个“一”
1.一双倾听的耳朵
当孩子愤怒发脾气时;当孩子哭闹不肯配合时;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
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如何制止或改变孩子,而是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我们有着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2.一双客观的眼睛
不带评论地观察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在亲子沟通中,更是如此。
因为,任何对他人的评价都会夹杂着我们不自觉的需要和价值观,影响我们对真实现状的客观了解。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作为父母,我们只有在心态上做到不评判孩子的行为,才能真正接纳孩子,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
3.一颗敏感的心
"对于孩子,不只要用力去爱,更需要用心感受他们内心的需求。
你真的共情了,孩子会知道的。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时,父母应该怎样做?
每一个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对孩子发脾气还是讲道理都没效果的,
聪明的做法是: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考虑如何处理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说不通,并不是孩子不讲道理。而是我们只有先和孩子“通情”,孩子才能“达理”。
真正的沟通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进他们的内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用最恰当的方式作出回应。
想要帮助孩子,就要面对他们的感受,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而那些大道理等他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