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思考
所谓独立思考,只不过是“当别人告诉你一个结论的时候,你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得到的结论的过程,看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多少道理”而已。
说一些人懒得时刻,准确说,应该是很多人害怕思考。把思考推给别人是一种解脱手段。
“诉诸权威”与“诉诸情绪”一样列为有逻辑错误嫌疑的辩论方式。
- 权威不一定正确
- 对正确的权威信息很多人的理解并不正确
- 权威还可能居心叵测
- 权威可能并不存在
相反的,鄙视一切权威也无疑是偏颇的。
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倆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会事。
思维陷阱
概念不清
我们不停地修正增补一些必要的概念、弃用哪些错误的、不必要的概念,就是为了能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
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搞清楚所有它的的基础概念是最重要的。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未知永远存在。本质上来看,不确定性和未知是一会事儿。另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
因果关系
人们根深蒂固认为因果关系无所不在——大多情况下事实也确实如此。问题是,人们常常因为因果关系分析错误而得到错误的结论且不自知。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针对“因为A,所以B”,最基本只需要从三个层面审视:
-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的唯一理由
- A不一定是B的最重要的理由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有些时候,相关的两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例子是:学生的水平决定老师的水平。
环境并不是没有生命的——因为环境中的大多数成本是活生生的人。所以,环境会“非常智能地”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作出与他的行动相应的反应。你可能并非意识清楚地了解到,大多数信号是回应你自己发出的信号。你是被环境塑造,你也在塑造环境。
双盲测试
排除环境因素的影响,获得真实的结果。
自证预言
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当人们详细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那件事情原本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此事最终真的会发生。
莫顿教授用银行挤兑说明。
逆命题
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区别:
原命题:吸烟的人都很酷
逆命题:很酷的人都吸烟
我也想酷,所以,我要吸烟
每天有无数的人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而被他人左右。
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并不仅仅法律术语,事实上,它的应用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说理之时,针对某一论点,对立双方的举证难度并非总是对称的——事实上,几乎总是不对称的。
- 举证难度受举证人能力影响,因为每个人的学识和专业不同的。比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 举证难度受当时所在的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甚至文化)的影响。地球是否是圆的。
由于举证难度的不同,争论双方的境况不同
- 其中一方肩负沉重的举证责任
- 另一方享有来自假设的恩惠
当有一方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时候,讨论就没办法正常进行下去。
证明肯定论断和证明否定论点的难度也非常不同。更多情况下,证明否定论断要比证明肯定论断难得多。比如,相比证明“你欠我十万元”来看,“你没欠我十万元”的举证难度要高出许多。
案例局限
案例教学:先认真阅读“个案”,然后认真准备课堂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的行动方案。
案例教学局限,很容易陷入常见谬误。最为常见的是“以偏概全”。某项经验在某个人身上灵验了,并不意味着这项经验在所有人身上都会起作用。只看到个案中描述的环境因素,很难看到环境因素影响。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拿案例去说明道理,需要时时刻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避免以偏概全。
对立论证
对立论证,就是用相同的论据证明截然相反的观点。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的话,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重要原因——人们正在做的往往是别人让他们做的事儿。
一旦能甄别对立论证的存在,那么应该是“哪个更合理,哪个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而不是“哪个更积极接受哪一个”
张冠李戴
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毫无逻辑联系,却可以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定在一起。
感悟与道理
反思的结果并不一定有价值——因为很可能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十万八千里。更多的时候,“个体经验”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偏差。“道理”应该普适的,“感悟”只是个体经验。
了解沟通基本原理,不至于落的“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境地。倾听讲话,不应该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那样可能会遗漏重要信息,因为,心态会成为我们的有色眼镜,是我们只能收到过滤之后的信息。然而,最终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不加分析,不加思索的全盘接受,也同样可能是危险的,或有害的。
有个很实用的建议是:不妨反其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不要说模仿成功者,观察成功者都很难。
克服恐惧
人性中顽固、对自己无可奈何,来源于恐惧,而恐惧带来了更有杀伤力的品行——懦弱。
强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弱者的一厢情愿的定义。还多时候,所谓的善良,只不过是懦弱的表现。
勇气需要积累
辅助工具
尽管语言表达了我们的思维,可是,思考和表达并不总是一前一后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的食物会因我们使用的言语(表达手段之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
以下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这些句式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 ……是一回事儿,而……是另一回事儿
-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 ……不一定……
- ……可是,者并不意味着说……
- ……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 ……看起来像……,可是……
-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阐述)却不一定成立……
-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 ……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 ……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 ……有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则质疑却……